第8 章 贝贝亚的初心(2/3)
此得到了斯大林的充分信任,此后一飞冲天。
毋庸质问,曾长期掌管着苏维埃国家安全系统,一度跻身苏维埃二把手的贝利亚,在历史上并不算什么好角色。
不少都人认为,贝利亚正是20世纪30年代苏维埃压抑的政治环境的始作俑者,他是一名嗜杀的恶魔。
正所谓成大事者,手段不狠辣一点是不可能的,而慈父1933年的遇刺事件,也被视为贝利亚,阴险狡诈且不择手段的杰作。可是,当深入了解那段尘封的历史,你便便会发现,关于对贝利亚的认知,我们恐怕错得离谱。
事实上,以苏联人的视角来看,贝利亚曾经扮演的角色并非“恶魔”,反而是“救世主”。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他恰恰是“唱红脸”的那位,也因此积累了巨大的政治威望。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头说起。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的前半生,堪称一部底层人物逆袭的励志教科书。
1899年3月29日,贝利亚降生在格鲁吉亚麦尔赫乌利的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中。虽然母亲出身于一个曾显赫一时的家族,但到了他那会儿早已家道中衰。
年少的贝利亚坚强而善良,他的弟弟在2岁时罹患天花而夭折,妹妹也因病落了个聋哑的残疾,同龄的孩子经常因此嘲笑和欺负她,贝利亚每次都会挺身为妹妹出头,却也每次都被揍得很惨。
与一些短视的贫苦人家不同,贝利亚的父母深谙“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不惜倾家荡产让孩子接受教育。
懂事的他不负期待,在学校中1916年夏季,17岁的贝利亚进入一家石油公司工作。
刚踏入社会的他本励志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然而在巴库,他看到的是俄国社会充满病态的一面:富人肆无忌惮地盘剥着穷人,穷人们要么忍受欺压,要么接受毁灭。
年轻而善良的贝利亚感同身受,他同情弱者,久而久之便对马克思主义愈发认同,认为这才是改变俄国命运的唯一途径。
不少人认为,贝利亚不过是攀附于斯大林权柄之上的弄臣,或许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或许是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说不定呢。
1917年中,贝利亚加入布尔什维克,但他真正发迹于19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