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苏联的钢铁洪流(2/3)
朝部队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十二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在华朝两国人民举行了巨大的庆祝仪式,庆祝两国胜利时。而咱们的主角也开始了他对苏联的改革。
1953年7月30日,瓦西里被苏联国家主席贝利亚,任命为苏联国家第一副主席、苏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苏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书记处第一副书记、苏联内政部部长等职务,全面负责苏联的改革。
瓦西里改革的第一刀,就砍向苏联红军,和内务部部队。因为改革成功要素之一,就是必须有一支,忠于苏联共产党的军队,如果军队不掌握在瓦西里和贝利亚的手里,就妄图进行改革,那就是死路一条。
改革不是风平浪静的,他必然会触及多数人的利益,必然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1946年2月起,原苏联红军/红海军开始统称为苏联武装力量(Вoopyжehhыeлыcp)。苏联武装力量中的正规军部分(即不算内务部队、边防部队和民防部队)包括陆军(cyxoпythыeВoncka)、战略火箭军(pakethыeВonckactpateгnчeckoгoha3haчehnr,缩写pВch)、国土防空军(ВonckaПpotnвo-Вo3дyшhono6opohы,缩写ПВo)、空军(Вoehho-Вo3дyшhыeлы,缩写ВВc)和海军(Вoehho-opckonФлot,缩写ВФ),直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武装力量继承了苏联军队的部分遗产,但实力大大缩水,除战略火箭军之外,俄罗斯的常规武装力量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已失去与美军抗衡的资本。
与对手美国一样,苏联也拥有大量的驻外部队,其中大多数集中在东欧社会主义各国,尤其是在铁幕前线的东德和波兰。1957年之前,苏联军队曾在大连旅顺港拥有驻军。中苏交恶期间,苏联在蒙古的驻军曾给中国北方的国防带来空前的压力。
这个时候的苏联军队是庞大的,可分为四大驻外集群和十六大军区。
四大驻外集群:北方集群(驻波兰)、西方集群(驻东德)、中央集群(驻捷克斯洛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