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子嗣之谜(3/6)
到有一事宣布。”
随后,朱厚照扭头,朝一旁的贴身太监使了个眼色,就见这贴身太监从旁边走出,手中拿着一道五彩圣旨,展开,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
这一道五彩圣旨很快便宣读完毕了,内容也很简单,先是夸赞了一番徐扬德行高尚云云,然后敕封徐扬为当朝国师。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
国师乃是虚职,没有实权,但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也不会让人担当,尤其是明代的皇帝,对于宗教之类的东西,还是颇为警惕的。
毕竟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早期可是当过和尚的,知道这宗教里面的道道,所以后世子孙自然是有样学样,对宗教警惕起来。
不过现在朱厚照猛地敕封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家伙当国师,却是着实的出乎众臣的预料。
这不,就在这五彩圣旨宣读完毕之后,当朝内阁首辅杨廷和便率先一步站出,拱手问道:
“敢问陛下,这徐扬乃是何人?有何功劳能坐国师之位?”
作为内阁辅政大臣之首,杨廷和在对上朱厚照还是不虚的,而且他也算是群臣之首了,面对朱厚照这没有与任何人商量就下达的圣旨,当然是有责任问上一问了。
而且国师虽然没有实权,但也属于天子近臣一类,与文臣一脉不是一路人,所以文臣天生就不喜国师等幸进之臣一流。
而龙椅之上的朱厚照,却是饶有兴趣的打量起自己挑出来的首辅,眼睛眨了几眨,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之后,方才回应道:
“国师乃华山真修,识天文晓地理通人事,一身实力天下少有,至于功绩么,救了朕一命,如何?”
“陛下,国师之位事关重大,非德才兼备者不可当之,那华山徐扬虽有救驾之功,但陛下可赐其虚爵,金银田地等,亦可筹其功,国师之位,万万不可啊。”
说话的不是杨廷和,而是站出来的礼科给事中。
作为六科给事中之一,他们虽是七品之职,但得益于朱元璋制定的“以小制大”的政治结构,其权力可是一点都不小,甚至能够审核,封驳回皇帝的圣旨,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皇帝的决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