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4)
“的确不能心急,但我认为最好能弄个单门独户的院子。”李安然补充道,“咱们现在住的这个大杂院太嘈杂了,吃饭都不敢太大意,不然就容易惹来闲话,真是麻烦。”“单门独户的院子确实不错,最好能宽敞些,以后你结婚也不用挤着咱们这一大家子。”李景江认真地考虑着,“但还是得慢慢来,不要操之过急。”“弟弟,爸爸说得对,这种事情急不得。”李念也附和道,“等我去街道办上班了,那时候我们会更留意好的住处。一旦找到合适的,我们就搬过去!”“那我就放心了!”李安然笑起来。原本李安然还担心他的父亲和姐姐会舍不得老房子,但现在看来,在他们眼中,最重要的是他的终身大事。李安然已经想好了:四合院虽然在八十年代不算特别值钱,但未来肯定能升值。等以后有机会了,他打算出手一批金银珠宝换几套四合院,其中最好的一栋留给家人居住,再选一栋做个人博物馆和收藏室,其余的作为投资。这样肯定稳赚不赔。一家人高兴地商议完毕后,将自行车推进屋内,挂上锁,这才一起离开了大院儿。至于院子里的人怎么说他们,三人都没有放在心上。接下来,李安然陪着父亲和姐姐又逛了半天街,顺带买了一些必需品。中午他们在便宜坊享用了一顿烤鸭。说起烤鸭,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是全聚德,但实际上,便宜坊的焖炉烤鸭历史悠久,甚至传说全聚德的挂炉烤鸭就是源自便宜坊。无论这个说法真假,老北京人提到烤鸭大多会首选便宜坊。特别是到了后世,在许多老北京人眼里,不懂烤鸭的人才会去全聚德,因为那时的全聚德早已只是个招牌。吃过便宜坊的焖炉烤鸭之后,父子三人慢悠悠地回到了家中。接着,他们把许多由于天气极度寒冷早已冻住的野猪肉包装了一番,由李景江带着两个孩子,一家一家送给那些老朋友家中。说来说去,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收到肉的几个老人家都没拒绝,但也不白收。家家户户都回送了一份礼物,彼此之间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人情味儿啊!下午时分,李念还陪李安然去剪了一个头发,晚上时则由李景江挑了一家羊肉馆,请来了几位老哥们儿一起用餐,也算是为儿子李安然饯行。饭后,一行人又一同去了澡堂子痛快地搓洗一番,心情舒畅极了!李安然那边是轻松自在,可贾家这一边,却是半点轻松不起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