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盘古一号和开天系统(1/3)
丁文军的特长是生产,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他也泡在了实验室里。
在与这些研究员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他的成长非常迅速,事实上,这种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
同时在接触了这些超前的电脑设备和仪器后,加上苏豫给他展望的未来,丁文军的认知层次也得到了飞速地跨越,就如何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情况,让信息化社会尽快到来,他也提出了很多实用性的建议。
四月中旬,他们就开始着手对已有的进口生产线开始进行改造,在苏豫空间里3d打印机的帮助下,进度出人意料的迅速。
四月底,两条初级的集成电路板和微处理器的生产线已然成形。
五月一日,正当北望特区召开“全区五一优秀劳动者表彰大会”的同一时刻,在苏宝集团总部旁边的某个秘密工厂中,苏豫按下了微处理器生产线的启动按钮。
生产线上的员工不多,除了投料喂料、观察数据和维护养护的人员,整条生产线几乎都是全自动的。
苏豫、丁文军和林起墨等一众人等,都站在出料口,紧张地等待着咱家第一块芯片的诞生。
一板采用16位数据总线和个3微米技术的晶体管,频率达到477hz的微处理器缓缓地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林起墨小心翼翼地取下了一个,将它焊接到了早已经准备在一边的一台他们手搓出来最原始的“电脑”上。
“嘀~”
清脆的自检通过的声音犹如天籁之音,让众人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
成功了!
被苏豫命名为“龙芯一号”的第一块咱家自己的微处理器,在1981年庆祝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里诞生了。
而且是从生产线上正式生产出来的,这个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根据鹰酱tel公司的大事记,虽然这个“龙芯一号”微处理器的各项指标与他们同期的技术水平相当,但能生产出来,对咱家而言就已经实现了巨大的跨越,也意味着站在了这一领域世界科技的前沿。
“我相信,有了这个第一代的龙芯,我们的技术会迭代进化得非常快,林教授,同志们,感谢你们的努力和付出!”
苏豫很激动,自己能生产出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