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众臣的不满(1/3)
杨国忠在朝堂上的恶行愈发肆无忌惮,行径简直令人发指。他凭借着杨贵妃的恩宠,仿佛将整个朝堂玩弄于股掌之间,所作所为愈发过分,全然不顾国家大义与百姓疾苦。朝中大臣们心中对他的不满,恰似那层层堆积的火药,只需一点火星,便会瞬间爆发。终于,众人再也无法忍受杨国忠的种种恶行,纷纷决定挺身而出,以笔为剑,上书弹劾他的累累罪行。
一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在精心撰写的奏折里言辞恳切地写道:“杨国忠身为堂堂朝廷大臣,本应心怀天下,辅佐陛下治理国家,保我大唐江山社稷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他却背道而驰,不思报国,反而利用手中职权,肆意打压异己。凡是与他政见不合之人,皆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同时,他还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妄图操纵朝局。更为甚者,他公然收受贿赂,只要有人送上足够的钱财珍宝,无论是不法商人,还是品行不端的官员,他都大开方便之门,为其谋取私利。此等行径,致使朝堂风气污浊不堪,国家利益严重受损。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严惩杨国忠这等佞臣,以正朝纲,还我大唐一片朗朗乾坤。”
另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臣,同样在奏折中对杨国忠进行了严厉的痛斥:“杨国忠在朝堂之上,已然一手遮天,专横跋扈到了极点。他行事独断专行,全然不顾群臣意见,将陛下赋予的权力当作满足私欲的工具。其种种恶行,早已引起民愤,百姓们对他的所作所为怨声载道。若再不加以惩治,任由他继续胡作非为,恐怕会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危及我大唐来之不易的江山。陛下,大唐基业,不容毁于这等奸佞之手啊!”
一时间,弹劾杨国忠的奏折如纷纷扬扬的雪花一般,从四面八方递到了朝堂之上。然而,狡猾的杨国忠早有防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在宫里宫外都精心安插了自己的眼线,这些人如同他的耳目,专门盯着任何可能弹劾他的奏折。只要有弹劾他的奏折递上来,他便会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拦截。
有一回,一位大臣历经数日,深思熟虑,好不容易写好了弹劾杨国忠的奏折。这位大臣深知此事的危险性,故而小心翼翼地将奏折交给了负责呈递奏折的太监,再三叮嘱一定要将奏折亲手呈到陛下手中。可谁能想到,这个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