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求和之声(1/3)
在这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交织的绝境之中,大唐朝廷仿佛一艘在惊涛骇浪里摇摇欲坠的破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一些大臣在这般困局下,已然黔驴技穷,无奈之下,提出了向安禄山求和这一在他们看来或许能挽救危局的建议。他们心中暗自思忖,眼下大唐国内宫廷混乱不堪,物资匮乏到了极点,百姓与士兵生活困苦;朝外安禄山的叛军如汹涌潮水般压境,那势头锐不可当。在此情形下,若与安禄山正面硬刚,无疑是以卵击石,绝无胜算。倒不如暂且委曲求全,通过割让部分土地、赔付大量金银财宝,换取一时的和平喘息之机,待日后时机成熟,再图谋反击。
此时,一位身形略显佝偻的大臣,神色凝重且小心翼翼地站了出来,朝着龙椅上的李隆基,毕恭毕敬地拱手作揖,声音虽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却又透着一股孤注一掷的决绝:“陛下,今时今日,我朝内忧如乱麻,宫廷之中人心惶惶,政令难行,物资短缺之状已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外患似猛虎,安禄山叛军兵临城下,步步紧逼。这般形势,对我朝极为不利啊!依臣愚见,当下唯有向安禄山求和这一条路可走。割让些许土地,再奉上丰厚的金银财宝,或许能让其退兵,如此一来,我朝便能暂且喘口气,从长计议日后的复兴之策。”
李隆基听闻此言,原本冷峻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他心中顿生一股怒火,大唐自开国以来,何等辉煌,如今竟要向一个叛贼低头求和,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可他身为一国之君,深知在朝堂之上需保持威严与冷静,不好即刻发作,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愤懑,将那股怒火暂时压下。
恰在此时,主战派的大臣们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他们平日里就对叛军的行径义愤填膺,此刻听闻求和之议,更是怒不可遏。只见一位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主战大臣,气得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大步向前,双手握拳,大声疾呼道:“陛下,万万不可啊!割地赔款此等行径,简直是将我大唐的尊严与威望踩在脚下肆意践踏!我堂堂大唐,历经数代先皇的开疆拓土、励精图治,怎能向一个小小的叛军低头示弱?此例一开,日后我大唐在天下人面前,还有何颜面立足?”
“陛下所言极是!” 另一位文官模样、眼神坚定的主战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