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经济复苏(2/3)
照这新法子,要选好种子,合理密植,再加上科学施肥,收成能比以前多不少呢。”
年轻的农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大爷,那这施肥有啥讲究啊?” 一个小伙子问道。
老农耐心地解释道:“这施肥啊,得根据不同的时节和庄稼的生长情况来。春天刚播种的时候,得施点氮肥,让庄稼苗长得壮实;到了夏天,庄稼快抽穗了,就得加点磷肥和钾肥,让穗子饱满。”
在朝廷的鼓励下,各地纷纷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农业专家为农民们授课。同时,杨玉环还推动兴修水利工程。在一些河流附近,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修建着灌溉渠道。
“这水利工程修好了,咱们庄稼地就能及时浇上水,再也不怕干旱了。” 一位工人一边挥着锄头,一边高兴地说道。
“是啊,多亏了朝廷的好政策,咱们农民才有盼头。” 另一位工人附和道。
随着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建,大唐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田野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枝头。粮仓里,粮食堆积如山,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挨饿受冻。
除了商业和农业,杨玉环还大力支持手工业的发展。长安的丝绸、陶瓷等精美工艺品,向来闻名于世。为了让这些传统手工业重现辉煌,杨玉环鼓励工匠们创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在长安的一家丝绸作坊里,一位技艺精湛的老工匠正指导着徒弟们制作新样式的丝绸。“徒儿们,咱们不能总是照着老样子做。现在得跟上潮流,多想想新花样。就像这图案,咱们可以把大唐的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绣上去,肯定更受顾客喜欢。”
徒弟们认真地学习着,尝试着绣出各种新颖的图案。很快,一批批精美的丝绸制品问世,不仅在国内畅销,还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国外。
与此同时,陶瓷作坊里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工匠们不断改进烧制工艺,烧制出的陶瓷更加精美绝伦。有的陶瓷质地细腻,色泽温润;有的陶瓷造型独特,栩栩如生。这些陶瓷制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热烈追捧。
随着经济的逐渐繁荣,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上,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