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厨艺夺冠后的风云(1/3)
何雨柱厨艺大赛夺冠的余韵还在轧钢厂的每个角落回荡,食堂里的热闹劲儿丝毫不减。工友们每次瞧见他,眼里满是钦佩,打招呼的热乎劲儿比往日更甚。“柱哥,你这冠军可太提气了,咱食堂的招牌更亮啦!”“何师傅,啥时候再露两手,让大伙一饱口福!”面对这些热情夸赞,何雨柱嘴角总是挂着朴实的笑,心里暖烘烘的,腰杆也不自觉挺得更直,干活愈发带劲,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轧钢厂迎来了一场颇具挑战的考验。上头紧急通知,一周后将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组成的考察团莅临参观交流。这不仅是对轧钢厂生产技术、管理模式的一次检验,更是关乎未来合作拓展、行业地位的关键契机。而作为展示工厂人文关怀与后勤保障的重要窗口,食堂的接待任务毫无悬念地落在了何雨柱这个明星大厨肩上。
车间主任满脸严肃,亲自把何雨柱叫到办公室,双手重重搭在他肩膀上,语重心长道:“柱子,这次考察团规格极高,对咱厂意义非凡,食堂这块就全指望你了,务必拿出看家本领,让客人吃得满意、留下深刻印象!”何雨柱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点头,声音洪亮有力:“主任,您尽管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从那刻起,何雨柱开启了连轴转的忙碌模式。每天天还没亮,他就一头扎进食堂,第一件事便是守在食材接收区,像个严苛的质检员,仔细检查每一批送来的食材。他蹲下身子,拿起一颗青菜,轻轻拨开层层叶片,查看是否有虫害、黄叶;拿起一块肉,凑近鼻子闻闻有无异味,再用手按压感受肉质的弹性。一旦发现些许瑕疵,他立刻与供应商沟通换货,坚决不让一丝不合格食材进入厨房。
回到厨房,他把自己关在操作间,对着一本本从图书馆借来、已经被翻得有些破旧的菜谱,眉头紧锁,反复研究。他深知,要满足来自不同地域、口味各异的考察团成员,必须推陈出新。他结合北方人的豪爽口味与南方人的细腻偏好,尝试各种新奇的食材搭配与烹饪技法。
为了一道融合南北风味的“酱香糖醋排骨”,他连续三天泡在厨房。第一天,他按照传统北方做法,加大了酱油和香料的用量,可成品过于厚重,甜味不足;第二天,他参考南方做法,增加了糖和醋的比例,口感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