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从此唯行乐,闲愁奈我何(3/6)
在山顶,看到两帮人马打起来,我俩忙躲到草丛,想等他们打完悄悄溜走,不想老娘被发现,那帮人二话不说一剑刺穿我娘胸口,那日你所见手上的伤口便是抵抗时留下的。我躲在远一些的草堆里,等他们离开才敢出来,我娘已经咽气了。”
许经年问道:“为何不报官?”
“报官?我们小老百姓哪里知道是福是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褚三冷哼一声道,“那日当夜官府便来村里,挨家挨户询问有谁看到了山上之事,我想若报了官,只怕性命要丢掉。”
许经年好奇道:“你既知我是官府的人,如今怎么肯说了?”
“你这人,不用强,说话也讲道理,我瞧着不像坏人。”褚三道,“按理说,你不必费力把小六子从益都带回来,只要将我这小小樵夫抓去大牢拷打一顿,自然什么都交代了,你肯守信,我自然也要讲实话。”
许经年继续问道:“落败那一方可有伤亡?”
褚三露出一抹嘲笑道:“那领头的可真惜命啊,打了没半刻钟便下令撤退,整队人毫发无损,我瞧他们丢下的大箱子,里面应当装了不少细软。”
许经年心中暗道那是十万两灾银,又问道:“可看清劫匪的样貌?”
褚三摇头道:“都蒙着面呢!不过我娘扯下了他们身上一块布料。”
许经年接过布料瞧了瞧,又揣入怀中道:“我拿走了。”
老娘既已安葬,秋蝉也不愿在陈家沟多待,一来与褚三无话可说,二来自己出身青楼,时间久了难免露出马脚,午饭过后便催促许经年离开,褚三欲言又止,似有不舍,又不知该如何挽留,只靠在柴门上默默看着马车走远。
下山总比上山难,吱吱呀呀行了许久,马车一路颠簸,晃得人直打瞌睡,许经年斜坐在鞍架上,忍不住又掏出布料端详起来。
“松江东门外双庙桥丁氏弹棉飞花,织布精细柔软,又称‘飞花布’。”秋蝉不知何时掀开车厢帘子,伸出脑袋道。
许经年看了看布片,又回头看了看秋蝉,调侃道:“我该夸你聪慧呢还是见多识广。”
秋蝉不答,只露出一个骄傲的表情。
许经年道:“我与绿芜苑借了你五日,如今才第二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