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庆功宴会”(3/3)
转到计算机核心区这边。
计算机核心区,是整个16号基地的“大脑”。这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线路和各种先进的计算设备,巨大的服务器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科技的交响曲。
苏江娴坐在操作台前,眼神专注地盯着眼前蓝色的屏幕。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一串串复杂的代码在屏幕上飞速闪过。
她首先进行的是蓝星程序的数据模拟工作。
这和她第一次观看的蓝星视频画面不同,是一项对参数要求极其严格,逻辑代码极其复杂,基础模型又极其关键的任务。
她需要将蓝星的各种物理参数、生态系统、地质结构等信息,全部转化为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程序中,构建出一个虚拟的蓝星模型。
这个模型,将成为科研室后续研究的基础。
苏江娴和擅长编写程序的研究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和整理蓝星的各种数据。
她查阅了存储在计算机核心中无数的科研资料,与基地的其他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她虽然在编程方面具有天赋,却毕竟只自学到高三的知识层面,所以许多更加高深的编程逻辑链,尤其是底层逻辑,就开始给她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甚至有些地核参数的古早数据,都因为年代的问题,是纸质的,保存的也不是很严谨,很多数字都已经模糊不清。
有些数据则因为蓝星生态系统的变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但是,苏江娴并没有放弃,她再次让自己变成一块海绵,拼命的吸收能够学习的一切知识。
就这样,经过9天的全力以赴,苏江娴她们这些研究人员,终于成功构建出了蓝星程序的初步模型。
当虚拟的蓝星模型在屏幕上缓缓浮现时,苏江娴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她知道,这只是游戏,后面或许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等待着她,但是她依然激动,因为她发现自己在两轮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自己之前18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学到的知识。
接下来,苏江娴将之前研发的物理阻隔装置模拟到蓝星模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