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邙山之战(1/4)
公元564年,自宇文觉死后,因北周势力渐渐壮大,宇文邕颇有吞天下的雄心壮志,齐、周两国边境交战渐渐开始频繁,从公元563年9月,已封为柱国、随国公的杨忠大元帅领一万兵与突厥军联合自北道南下,大将军达奚武领三万兵自南道北上,呈南北夹击之势进攻北齐,约定于晋阳会师再予合攻。12月,杨忠直入北齐境,连克二十余城,并于陉岭(今山西代县西北)山口突破北齐防线。旋与突厥木杆、地头、步离三可汗所率十万骑兵会合,自恒州(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分三路继续进攻。时值大雪,北齐武成帝高湛冒雪由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兼程赶至晋阳,斛律光也奉命率领三万步骑兵驻守平阳,以御达奚武军。到了公元564年正月,段韶、高肃会齐北齐全部精兵,发起突袭,大败杨忠和突厥军。杨忠退出齐境,时达奚武军到平阳,还不知杨忠已退兵,斛律光遗书于达奚武说:“鸿鹄已翔于寥廓,罗者犹视于沮泽”(《资治通鉴8226;卷第一百六十九》)。达奚武得书遂率军撤还,斛律光率兵追击,入北周境,俘二千余人而归。斛律光至晋阳去见武成帝高湛,武成帝见新遭敌军入侵,抱斛律光头而哭。这次北周虽无功而返,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是北周的第一次有系统地向北齐境内发起进攻,从以前一直都是北齐攻,北周守到后来北齐开始松懈,而北周渐渐强大,到如今北周正式向北齐发起进攻,代表以前齐强周弱的形势已经开始变化,局势已经渐渐扭转,北周从此开始与北齐可以抗衡宣战。
当初文宣帝高洋在世以前,北周常惧北齐西渡,以至每到冬天,都守河椎冰。自从武成帝高湛即位后,他比疯子高洋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就是在用人上面,他喜启用善奉承受他宠爱的小人用事,至使朝政渐紊,从这时候起,每到冬天,反而北齐要每天守河椎冰,防北周入侵。斛律光对此非常忧虑,说:‘国家常有吞关、陇之志,今日至此,而唯玩声色乎’
这一年,高肃、斛律光退北周军后从3月起便一直北讨突厥,9月,高湛为改善与北周关系,派人将住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的北周权臣宇文护之母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宇文护因慈母归来,颇感齐惠,拟与齐互结和约。偏偏没过多久,突厥木杆可汗在塞北集合兵力,遣使告诉北周,约定再次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