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心里感觉很温暖(1/3)
孙家因为在安远镇牵涉太多,家业族人都在这里,根本无法远离,孙嵩闰就将全家和族人都搬到了塾学里。
孙家在城里的酒楼和铺子也未能幸免,被兵匪们打砸烧毁了不少,就连孙家唯一的书坊也遭到了兵匪的围攻,后来还是孙嵩闰亲自出面,答应给那些兵匪两万石粮食,这才保住了书坊。
傅天佑在塾学闭馆之后就回了家,也失去了孙诩淦的消息,后来就是妻子陶氏去世,他就再也没有来过塾学,和书坊也断了联系。
后来还是和曾水儿成亲前打算继续科举,想去书坊继续抄书赚取费用,这才知道孙家已经重整旗鼓,大部分产业都恢复了,孙诩淦也不读书了,已经接手了家族产业,帮着大哥孙诩淼打理生意。
孙诩淼书生气很足,并不适合做生意,也不想继承家族产业,他更想继续读书科举,出仕为官,但因为孙嵩闰之前已经辞去官职,官场上虽然也还有几个交心的朋友或者同僚,但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这是人所皆知的共识,孙嵩闰也不好贸然去求人。
这次孙嵩闰自然也听说了刘时荣从京城致仕的消息,刘时荣是从礼部郎中致仕的,他当年在户部任职,虽然是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和礼部打交道也不少,因为两人都是长安府人,算是同乡,自然也互相走动,抱团取暖。
但后来在前朝末年,朝政腐败,奸臣当道,一些清廉的好官屡遭陷害,毫无底线,孙嵩闰对朝廷失望,随即辞去了官职,回到了老家安远镇。
刘时荣比孙嵩闰大个七八岁,当时正值壮年,正雄心勃勃的想要大干一场,自然对孙嵩闰的辞官不敢苟同,也曾私下里劝说了几次,见他去意已决,就没再说什么,孙嵩闰离开京城时刘时荣也没有去送,关系自然也就淡了下来。
这次孙嵩闰之所以想要去拜访刘时荣,是因为塾学里有几个好苗子,他不想耽搁了,但新朝建立,已经物是人非,京城里究竟具体什么情况,他心里没底,这才厚着脸皮想要登门,毕竟刘时荣能在两朝为官,还是有一定能量的。
这些情况作为他的儿子孙诩淦自然一清二楚,也知道今天父亲会带着几个弟子和家族子弟出门,因此,听说傅天佑前来拜访,还很高兴。
他并不知道傅天佑将家人也一并带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