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人各有志(2/3)
需要帮手,钱家两位子弟正好用得上。
至于孙家,只是乡下土财主罢了,出了安远镇,谁认识孙家是谁呀?
孙诩澄见了,满脸的不高兴,觉得他们太过目中无人了,刚想呵斥他们几句,却被孙诩湛给阻止了。
孙诩湛冲着他摇摇头,转身冲着大家笑道:“时候不早了,该吃晚饭了吧?大家回去准备准备去吃饭吧。”
周廷旭首先站了起来,快步出了房间。
钱泽源、钱泽鑫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也快步跟了上去。
见他们出去了,李牧桓冷哼了一声:“什么玩意儿!也不知先生怎么会接纳这种人?还有钱家那俩,还没怎么样呢,这就靠上去了,也太短视了吧?”
孙诩澄恨恨地骂了一句:“忘恩负义,眼皮子浅的东西!”
“三哥!”孙诩湛不满的看了孙诩澄一眼,见他不吭声了,这才看着李牧桓说,“人各有志,我们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吧。”
他知道为什么父亲会容忍周家资助钱宝瑞,也容忍钱宝瑞在塾学偏心周廷旭,终究还是因为资金问题。
安远塾学并不是只有孙家一个东家,安远镇有点家财的几家都投入了金钱,周家只是其中之一。
孙家在里面虽然占了五成分子,但其它几家的分量也不轻,如果几家联合起来退出去,孙家就得焦头烂额,不好收拾。
主要原因是因为办学太烧钱了!
安远塾学分初级班三年、中级班两年和高级班一年,现有三百多名学生,十几名夫子,每年虽然都收有学费,但相对于塾学庞大的支出,却杯水车薪,为此塾学压力很大。
主要就是父亲坚持对贫家子弟几乎不收费,或者少收费,导致塾学入不敷出,不但没有盈利,每年还亏损不少,最后没办法,另外几个东家威胁要退出塾学,父亲这才有所妥协,不再无偿接纳贫家子弟,或者按规矩收些费用了。
孙家也就是二哥孙诩淦接手家族的生意后,家里情况才有所好转,总算可以喘口气,放在以前,到了年底,府里总是捉襟见肘,连年都过不好。
当然,孙家这些情况,如果不是孙家核心子弟,或者不稳重的嫡子,都不能知晓底细,三哥因为性情比较急躁,控制不好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