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一点浅见(1/3)
何玖荣此时却不像他表面那么平静。
在他看来,这次山长让他过来,不是让他争什么的,是让他增长见识,增长阅历的,山长将这么难得的机会留给他,他得对得起山长对他的看重才行。
因此,他自从出来,就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师兄们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微小的举动,只要他认为有用,他都会记在心里,暗自揣摩。
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尽其所能参加科举考试,将来秉承山长的理念,为朝廷分忧,为百姓做事。
对于刚才师兄们的争论,他虽然没有参与,但心里还是更倾向于保持中立,忠于皇上。在他看来,宰相也好,皇子也好,或是其他尚书等势力,在皇上面前,那就是渣!
臣子忠诚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皇上!
此时,在客栈的后院,孙嵩闰和钱宝瑞心情也都不是很平静。
孙嵩闰和钱宝瑞虽然住在一个院子里,但却各自占了一个房间,都是正房,向阳的,环境非常好。
期间有小伙计专门伺候着,如果不是他们二人坚持在大堂和学生们吃饭,还会有小伙计将特意为他们准备的饭菜给他们送过来。
此时,孙嵩闰坐在自己房间里,神色间倒还平静,毕竟他历经宦海,官场那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就算不习惯,那些套路还是很清楚的,因此对刘时荣的话并不惊讶。
虽然他不认同刘时荣的某些观念,但他却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无他,只求活下去而已!
在官场上求活,那也是你死我活,不亚于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如果不想被人踩下去,你就得奋起反击,这是大多数人的无奈选择,只是他不习惯而已。
但不管他习惯与否,为了后辈子孙的前程,他也只能倾其所能为他们铺路。
他现在考虑的并不是刘时荣说的那些人脉或者靠山,而是在仔细琢磨,如何从他的话里,给他的学生们选出一些有分量、有价值的选题,这才是作为一个塾学的山长该做的事。
不管怎么说,朝廷恢复科举已是大势所趋,塾学办了这么些年,除了前几年考出了几名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却一个也没考取,后来又赶上了动乱,科举彻底停了下来,塾学也基本停办了。
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