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晚年昏庸(3/7)
忠被诛。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他调兵遣将,组织平叛。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直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年)才被平定。这场战乱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统计,安史之乱前,唐朝人口约为 5200 万,到安史之乱结束时,只剩下约 1700 万。同时,安史之乱也使得唐朝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洛阳、长安等重要城市。李隆基被迫逃往四川,途中发生了马嵬驿之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身亡。
亦有人言,杨玉环的最终结局实乃自作自受。想那身为后宫嫔妃之人,本应严于律己、恪守本分,然而她却未能有效管束自家族人。任其凭借她的赫赫声名肆意妄为,贪赃受贿、徇私舞弊之事不绝于耳,更甚者还大肆铲除异己势力。而她自身,则安然沉浸于无尽的荣华富贵之中,全然不顾外界风云变幻。
诚然,当安史之乱骤然爆发之际,杨玉环固然难辞其咎,然其罪责绝非首要。真正需承担这主要责任之人,乃是那位高居九重之上、俯瞰芸芸众生的皇帝陛下!纵使杨玉环备受恩宠有加,可终究不过区区一介后宫嫔妃罢了。
试问,一个妃嫔的只言片语,又怎能左右得了那位晚年已然昏聩至极且对权势视若珍宝的圣上呢?再者而言,马嵬驿之变时的那些兵卒与将领们,难道当真不知晓引发这场惊天大乱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么?恐怕未必如此吧!
或许在他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是迫于形势所逼,不得不将矛头指向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而已。毕竟,相较于直接挑战皇权的威严,拿一女子开刀显然要容易得多。
美丽动人的杨玉环,则成为了李隆基用来安抚那些愤怒将士们的无辜牺牲品。她就如同盛唐繁华落幕时的那一抹鲜艳夺目的朱砂泪,悄无声息地滑落于历史滚滚向前的铁蹄之下。
遥想当年,李隆基还是一个意气风发、励精图治的明君,开创了大唐盛世的辉煌篇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迷失在了权力与欲望的旋涡之中,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的生活。朝政日益荒废,奸臣当道,民不聊生。
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安禄山等叛军揭竿而起,一路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