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宋哲宗,赵煦(3/6)
的未来。
赵匡胤满心欢喜地沉浸金榜对赵煦的评价之中,完全将金榜所说过的那些早逝的大宋皇帝抛诸脑后。此刻,当他发现那群向来被视为软弱无能的皇帝里竟然出现了一个铁血硬汉——宋哲宗赵煦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
然而,就在他继续深入了解这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时,却突然注意到赵煦年仅二十四岁便已离世,这一残酷的事实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他瞬间脸色发青。
赵匡胤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关于赵煦的记载,嘴里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如此有作为、有出息的皇帝怎会英年早逝?”他的心情从最初的兴奋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仿佛失去了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一般。他再次看了眼赵光义,怀疑着他的血脉是不是有问题。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时空的宋神宗正注视着自己儿子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眼中闪烁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光芒。他深知自己在位期间未能完成的诸多伟业,如今竟在儿子手中得以实现,这种欣慰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只见宋神宗微微颤抖着双手,激动地自言自语道:“我的好儿子真是太棒了!他不仅继承了我的志向,更是超越了我,将大宋王朝推向了新的高峰。只是可惜……天妒英才啊!”说到此处,宋神宗忍不住长叹一声,眼眶也渐渐湿润起来。
只见那身影不住地颤抖着,仿佛狂风中的落叶般瑟瑟发抖,显得无比萧瑟与凄凉。金榜之上,赵煦英年早逝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击中了宋神宗的心。这位一向威严庄重的皇帝此刻也难以掩饰内心巨大的悲痛和失落,他实在无法接受如此优秀、如此有出息的儿子竟然会这么早就离他而去。
苏轼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官家那难过到极致的神情,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怜悯之情。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轻声开口安慰道:“官家,您莫要太过伤心了。如今哲宗陛下尚未出生呢,您可得好生保重龙体才行啊!”
这番话虽未明说,但其中的言外之意却再明显不过——眼下当务之急乃是先将哲宗平安生下,其他事情皆可暂且搁置一旁。(这安慰还不如不安慰啊,这个时候的苏轼还没有被贬)
听到苏轼的劝慰之语,宋神宗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一股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