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靖康之耻(3/8)
的“花石纲”,还在京城汴京大兴土木,营建规模宏大、美轮美奂的“艮岳”园林。与此同时,这位痴迷道教的皇帝对道家学说深信不疑,大肆修建道观宫殿,甚至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
在平日的生活里,这位皇帝总是频繁地邀请来自四面八方的道士踏入宫廷之门。这些道士们身负各种奇能异术,或擅长相看人的面相以揭示命运走向,或精通占卜之法预测未来运势,又或是深谙命理之说推算祸福吉凶。而宋徽宗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此事,无非就是企图通过他们找到一条能够通向长生不老的神秘途径,并祈求获得更为丰厚的荣华富贵。
时间来到重和元年(公元 1118 年),宋徽宗更是大张旗鼓地下旨设置了多达二十六个等级的道官职位,同时还划分出八个不同层次的道职。这一举措无疑使得道教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也进一步显示出宋徽宗对于道家学说的痴迷与信奉。
到了宣和三年(公元 1121 年),宋徽宗再次颁布诏令,要求在京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西京洛阳以及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分别设立一名女性道录以及一名副道录。至此,一套完整的道学制度得以初步建立起来。
然而,就在宋徽宗醉心于追求长生不老和揽无尽财富之时,他所领导的统治集团却日益腐败堕落。由于政治黑暗、苛捐杂税繁重不堪,广大百姓苦不堪言,终于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
一时间,内部农民起义浪潮汹涌澎湃,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这两场大规模的起义给北宋王朝带来了沉重打击,使其原本就摇摇欲坠的统治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宋徽宗在治国理政方面表现得不尽人意,但他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却是举世公认的。宋徽宗对于绘画的热爱堪称真挚无比,甚至不惜动用手中至高无上的皇权来大力推动绘画事业的发展。在他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之下,宋代的绘画艺术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无论是技法还是风格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不仅如此,宋徽宗本人还极具创新精神,他凭借着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眼光,自创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书法字体——瘦金体。这种字体笔画纤细刚劲、线条流畅自然,犹如铁划银钩般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