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幽燕来信,基业日隆(3/5)
州边境,依赖长城防线与骑兵巡弋,乌桓、鲜卑各部慑于我军兵威,近来尚算安分,不敢轻易南下。”
赵云在一旁补充道:“主公放心,幽州将士,尤其是骑兵,皆日夜勤练不辍,士气高昂。新式马鞍、马镫已全军配备,骑射、冲锋之术,远胜往昔。若有战事,必不负主公所托!”他语气铿锵,眼神坚定,充满了自信。
“好!甚好!”袁尚抚掌赞道,“公达运筹帷幄,子龙练兵辛苦,幽州能有今日之强盛,二位功不可没!”
他顿了顿,又问:“民生、经济方面呢?”
荀攸接着汇报:“幽州局势稳定,吸引了大量流民前来投靠,人口较主公离去时,已增长近两成。各地推广曲辕犁、新式水车,屯田垦荒卓有成效,今年粮产预计可再增三成以上。大汉钱庄在各郡县分号运转良好,极大便利了商贸往来。幽州商会亦在逐步拓展与辽东、塞外的贸易,皮毛、药材、马匹等交易日渐繁盛,府库收入稳定增长。总体而言,幽州百姓安居乐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与中原动荡之地,已是天壤之别。”
听着荀攸条理分明的汇报,袁尚心中愈发满意。幽州,这块他最早经营的根据地,在他的规划和荀攸、赵云等人的努力下,已然被打造成了一个稳固、富庶、兵强马壮的后方基地。这为他在冀州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底气。
“公达深谋远虑,将幽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实乃我之子房、萧何!”袁尚由衷赞叹。
荀攸谦逊道:“皆赖主公高瞻远瞩,定下良策,攸不过是拾遗补缺,勉力执行罢了。”
袁尚摆摆手,笑道:“公达不必过谦。对了,此次请你来冀州,除了商议幽冀两地协调之事,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想听听你的看法。”
他将目光转向书案上那几张写着零散字句的纸,神色变得认真起来:“冀州改革,如今已初见成效。水泥烧制成功,道路、工坊城、书院等工程都在加速推进。然,我深感世家之患,其根源在于垄断文化与仕途。欲破此局,非一朝一夕之功。兴办书院,选拔寒门俊才,固然是重要一步,但还不够。”
他拿起那张写着“人之初,性本善”的纸,递给荀攸:“我意欲编撰此类蒙学读物,如这《三字经》,以及另一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