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秦国世子(5/6)
奈地又是感慨一声。
在他接受的记忆中,这个秦国世子是当今秦王唯一的儿子,如今正好十九岁,还在大周王朝国子监学习,尚未继承秦王之位,这些都是书中没写到的。
他确实有几分自卑,甚至很难向人敞开心扉,这与他的母亲也就是秦王妃在他六岁时便突然失踪有很大关系。
他文道造诣不深,也未像其他秦人一般练就强壮的体魄,被大周王朝和诸国笑称“煌煌十九载,书剑两无成”。
但整个秦国还是给了他最大的包容,从未有人说过任何不满之言。
因为所有秦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人孤独地长大,而且为了秦国做了最大的牺牲。
“遣使奉奏,入质于朝”。
这是大周王朝立朝以来就制定的礼法传统,要求所有封国世子自十六岁起必须入质帝京三年,这也是防范诸封国谋反的制度设计之一。
大周王朝武德十九年,赢辰安十二岁,尚未到入质年龄。
为了压制日益强大的秦国,大周王朝趁秦军主力抗击北戎时,联合“七大封国”中的赵国、楚国、蜀国共同向秦国施压,要求秦国世子当年入朝为质。
让秦王唯一血脉提早四年入质,秦国朝堂自然不许,秦人更是对如此卑劣行径义愤填膺。
赢辰安虽然性格懦弱,但依然有秦人“为人忠义,敢为家国赴死”的品格,在看到父王愁得满头白发也不愿提起此事时,主动请缨前往。
在他前往帝城的那天,秦国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无数秦国臣民跪在雨中朝着马车离开的方向痛哭,一时间秦国大地悲悯。
消息传到前线,无数秦国将士用战刀割开手掌,从此以身上的印记来提醒自己铭记大周王朝和诸封国带给秦国的耻辱,誓要“踏平帝城,横扫诸国”。
所以如今赢辰安已经入质帝城已经整整七年了,他也受到了太多侮辱。
“姬浩辰、杨啸凡、许思衡、沈嘉岚、段昌绪、陈曜……”
一个又一个名字被他念出来,滔天的恨意仿佛要将他的胸腔填满,前身的记忆开始不断影响他。
“宇文清婉……”
若非自己早就知道这个秦王世子的结局,差点还忘了这个名动圣州的奇女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