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所求大同(3/5)
眼神有些复杂,说道:“吾尝闻丰功盛德,在于固行五事,畏天、爱民、奉宗庙、好学、听谏,故圣明帝王先有仁君之范,不知世子作何解?”
众人皆是一脸震撼,这还是徐子承第一次与国子监学子论道,然后纷纷看向赢辰安,好奇秦国世子到底写了什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世系之承也,天下为私。”
赢辰安嘴唇微勾,正色道:“天下虽是一姓之天下,然亦是万民之天下,故国可亡,天下不可亡。”
“这天下乃是大周姬氏,又何来万民之天下?”
“秦国世子疯了,竟敢讲如此大逆之言。”
周围国子监学生皆是惊呼。
但赢辰安根本不在意,只是自顾地讲着,“今邦虽立,既承天运,亦遂民心,吾尝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圣明帝王以天下为先,故有仁君之范,国亦不过天下大治之顺承。”
“今吾等求学,不在为万民之上,而在使万民皆可为万民之上,是故万民无二,吾与师兄之愿,不也是摒一姓之私,谋大同之世吗?”
徐子承根本不在意周围有多么嘈杂,双眸闪烁着欣喜若狂的光芒,紧紧盯着赢辰安,身子都微微颤抖,越发得激动起来。
整个世界仿佛只有赢辰安与徐子承两人而已。
赢辰安所说,圣明的帝王以天下为先,他所传承的国家亦不过是因为天下大治才传承下去。
如果这句话反过来理解,那就是天下乱世,自然可以改朝换代了。
但最后才是完全契合徐子承心中所愿。
赢辰安真诚道,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自己凌驾万民之上,而在于让万民都是凌驾万民之上,也就是人人如帝王。
所以,他和徐子承的理想是一样的,追求的是大同之世。
“世子……”
徐子承终于再度说话,只是有些颤抖,这是遇见知己的激动。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想要看当今国子监倾注心血培养的下一代文道魁首如何点评秦国世子制义以及惊世之言。
“圣明有道堪比三代之贤。”
徐子承感慨一声,继而双手合拢,弯腰行礼道:“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