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〇、假的?(4/5)
生洲:“徐校长,《永乐大典》正本在什么位置?我想看看。”
徐生洲介绍道:“这边128个书架上全都是《四库全书》,《永乐大典》还在后边,我们要一直往后走,两种书架样式不同,到了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果然,放《永乐大典》正本的是紫檀木书架,带着典型的明代家具风格,用料之名贵、做工之精细,看的方为眼皮子直跳。更让方为眼皮子直跳的是架上整整齐齐、连绵不绝一水儿摆放的黄皮《永乐大典》,书面还按照顺序一本正经地标明卷数。随便抽出一本,只见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表,最外面是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打开之后,内页全是雪白厚实的皮纸,红色边栏,墨色如漆,晶莹可爱,看上去就是明抄本的风格。
内容更不用说,众所周知目前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存世只有400册左右,就算想抄也没地方抄去。您想自己编?有这工夫,你干什么不好,何必那么想不开,自寻死路呢?更何况你胡编乱造的话,分分钟就会露出马脚,毕竟《永乐大典》还存世那么多,一对照就知道体例不合。
方为彻底懵了,手都在发颤:这、这怎么可能?
陶文霞还以为老头子血气上头,出现了脑血栓前兆,担心地问:“老师,您看——”
方为长长吐了口气:“我先出去打个电话!”
方为电话是打给沉康元的。
金陵城就这么大,搞古典文献学的人也就这么多,大家都是熟人。沉康元接到方为电话,便笑着调侃道:“老弟,听说那个学校图书馆馆长是你的学生?这回你可要一举成名天下知喽!”
要是方为来之前听到这句话,估计能在地上找条缝直接钻进去。不过现在心态就平和多了,毕竟连自己都拿不准的东西,就算将来鉴定不是,人家也可以说“非战之罪”。当下他打了个哈哈:“惭愧啊老哥!我一早听说消息就急吼吼赶到神州科技职业学院,现在就在他们图书馆,大致看了看那些东西。你知道我搞点目录、校勘还行,搞版本鉴定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滉荡,尤其那两样都是抄本,更是吃不准。你是行家,所以想请你过来掌掌眼。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
沉康元说话很不客气:“老弟,你是跌到了头吧?都是一眼假的东西,你还会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