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三、鉴定(4/5)
还有另外抄本,在史书上肯定会有记载,特别现今《明实录》《清实录》俱在的情况下,这种丰功伟绩怎么可能会有阙失?”
左启年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所以,还是要看到整部书,才能最终定论。”
全泰来继续点将:“鉴定抄本,最重要的一个依据是书法字体。沃子凯老师,你是书法大家,对明清书法也有深入研究,你的意见呢?”
沃子凯头发花白,面色却非常红润:“别的我不敢说,单从书法字体上看,绝对是经过长期训练、应对科举考试的馆阁体,现代人写不出。若是从书法气息上看,比较像明中前期书法的风格。如果整套书都是如此,我倾向于这就是《永乐大典》正本!”
“卧槽!”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勐然爆出好几声或高或低的粗口,因为这是现场第一位专家认定是《永乐大典》正本的。虽然大家心里本来或多或少都有些相信,但顾及学术声誉,不敢当出头鸟,怕挨枪子儿。可他一说完,场中就有人拍大腿后悔了:万一是真的呢?岂不是让沃子凯这老小子平白得了好处?
一群版本鉴定的围在当场,居然被一个搞书法的抢了头汤,真是窝囊他妈给窝囊开门——窝囊到家了!
全泰来又点将道:“老廖,你是研究明清版本的专家,《永乐大典》虽然是抄本,不是刻本,但版本鉴定的纸墨、印章、避讳字等,在这里都用得着。你谈谈你的看法?”
廖慧成觉得趴在展柜上看不清楚,干脆蹲了下来:“因为没有上手,像纸张、印章什么不好说,但我就说一点,版框问题。因为《永乐大典》是抄本,每页涉及不同的内容、图画,所以全书的版框都是手工绘制的,这在历代版本中都非常罕见。由于是手绘的,就会导致每一页版框都会不同,而且会有绘制的痕迹。我们仔细看这展柜里摊开的书页,确实是手绘的。如果说是造假,那绝对是登峰造极的水准!”
全泰来又看向另外一位身材瘦削的老者:“霍先生,你们国图里藏了那么多册《永乐大典》副本,可以说是最贴近《永乐大典》正本的文献,也是鉴定《永乐大典》正本最重要的根据。您也谈谈?”
霍松安清清嗓子:“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接触过《永乐大典》副本好几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