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四、采访(4/5)
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形制如合符契。难道是清朝人骗了我们?”
顾冷冷道:“就像发在《光华日报》里的那篇文章说的,被有心人私藏起来,然后趁着兵荒马乱,把藏书楼付之一炬?”
廖慧成差点挠破头皮:“现在也只能这么想。”
陶文霞看大家都翻阅得差不多,便询问道:“相信各位专家都大致看了一下这套《文汇阁四库全书》,请问有什么意见?”
“应该是清中期抄本,也确实是《四库全书》。至于是不是文汇阁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我也认可是清乾隆年间抄本,而且很大可能是《文汇阁四库全书》。”
“我认为这就是《文汇阁四库全书》。只是为什么史料记载被焚毁的东西,现在会留存于世,真的需要进一步考察。”
大家的意见很一致,这确实是清代抄本《四库全书》,甚至就是《文汇阁四库全书》。疑点也很一致,为什么传说中已遭焚毁的东西还会存世呢?陶文霞可不会现场答疑,再说,有疑问才有继续研究的价值:“既然如此,那我们再去看看《永乐大典》正本。请大家跟我来!”
要说《文汇阁四库全书》也算是旷世奇珍,如果没有《永乐大典》正本这样的顶流出现,保证能把这些专家整得五迷三道的。可一旦有了《永乐大典》正本,《文汇阁四库全书》马上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一群专家就像第二天起床的恩客,没有一丝缠绵留恋,提上裤子就走。
当看到带着典型明代家具风格的紫檀木书架,还有架上整整齐齐、连绵不绝一水儿摆放的黄皮《永乐大典》,都不用陶文霞介绍,众人彷佛色中饿鬼见到花魁,急切间顾不得礼貌,直接扑了上去。廖慧成虽然年过五旬,动作依然矫健,顺利抢到了c位,捧起面前那册《永乐大典》。
没错,是“捧”!
因为《永乐大典》单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开本宏大,如同大型画册,非常具有皇家气派,非得用双手捧起不可。
廖慧成轻轻揭开多层宣纸硬表的书衣,只见内页纸白如雪,墨色如漆,边栏鲜艳如丹砂,晶莹可爱。即便对古籍版本一窍不通的顾冷冷此刻也忍不住惊叹道:“好漂亮啊!就跟新的一样!”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