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一、压担子(3/4)
他学校的在职老师,你尽管提,我们尽最大可能把他请过来,大家共谋大业、共襄盛举。”
陈康彦沉吟片刻后回答道:“博士人选,我要好好想想。不过在职老师,之前倒是有好几个熟人来打听咱们学校的薪酬待遇情况,其中还有一个是‘优青’。”
“优青?”徐生洲顿时来了精神。
挥舞铁锹挖了那么久,挖过杰青,长江也即将挖到手,但优青真没挖到过。
优青,全称是“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与“千青”(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青拔”(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青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并称“四青”,但又互斥(即申请了其中一者,或者获得了其中一者并在支持期内,就不能申请其他三者),是大部分青年科技人才在博士之后、杰青之前都想拿到的资助。
相对杰青,优青资助的项目数更多,大约是前者的1-2倍。另外优青对申请者的年龄要求也更小,规定是申请当年元旦时男性未满38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相比之下杰青的要求是45周岁。
陈康彦道:“没错,前几年刚评上,以前在学术年会上见到他过几次,做神经精神疾病的细胞机制及多模态脑成像精准诊断的。人非常不错,科研能力也挺强的。”
“那为什么——”
这年头骗子太多,傻子都不够用。万一自己被刀了,岂不成为学术界的终生笑柄?
而且优青虽然多,但基本只在2、c9富集,对于那些胸怀大志的长聘教授或副教授来说,杰青、院士才是他们的星辰大海,这个梦想只有在2、c9才更容易实现,来民办大专干什么?还有少部分优青出自地方院校,作为香饽饽的他们,基本上可以在学校里平蹚,同时也是学校严防死守的对象,会让民办大专有下铲子的机会?
陈康彦道:“他是晋省一所地方院校的,今年43岁,因为平台原因,上杰青的概率不是很大。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所以想换个环境。”
上杰青的概率不大?
没评上杰青的优青不如汪汪,所以趁着还没到45岁赶紧变现?
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是得罪了校长,还是得罪了学校里的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