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世民,爱哭的七世纪亚洲洲长2(3/3)
双身死为结局。”
“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人,全部伏诛,还被除宗籍。”
“而他们两府上的亲信啥的,却被赦免了!这其中,可不就有被咱唐太宗视为镜子的魏徴,也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四的郑国公魏征。”
“公元626年7月5日,李渊册立了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公元626年7月14日,高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自称自己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
公元626年9月3日,李渊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而李世民坚决推辞,李渊却执意如此。”
”第二天,李世民在京师长安的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而李渊则如他所言,成了太上皇。”
“就这样,李世民登上了皇位,成了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开始了属于他的帝王生涯……”
“华夏当代作家柏杨曾评价过唐太宗陛下,他觉得华夏人应该庆幸李世民夺嫡成功,因为李世民为华夏带来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这可是古代治世的典范啊。”
“教员也曾经说过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徐爱道。
罗玉华接过话道:“这只是夸赞他的军事能力。教员还说过,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敲黑板记重点啊。”她再次提醒道,“此处的懵懂可不是说他糊涂啊,教员指的是在立太子之事上的举棋不定,不够果断,这才进而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