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坚强的意志力(5/6)
孙晓刚说。
即使手握多个世界大赛的冠军,但备战巴黎残奥会,郭玲玲依然没有丝毫放松。
按照训练计划,每天120公斤的重量她要举十多次,此外,她还会举哑铃等进行专项肌肉训练,并对于每一个技术细节不断优化提升。
扎实的训练让孙晓刚对自己的队员有着足够的自信。“没问题,等我们的好消息吧。”赛前,面对记者的提问,孙晓刚便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从2017年在全国残疾人举重锦标赛上打破国内纪录开始,郭玲玲连续在亚洲残疾人举重锦标赛、残疾人举重世锦赛、东京残奥会等多项国内外比赛中打破纪录,到目前已经打破纪录超20次,并实现残奥会、亚残运会、世锦赛“大满贯”。
与举重时肌肉结实、肩膀宽厚、满手硬茧的形象不同,颁奖时的郭玲玲总会扎个漂亮的发型,打扮美美地站上领奖台。
“我很享受站上领奖台的时刻,举重是我的梦想,让我收获了很多。”郭玲玲说,“我想把举重这件事做到极致,举到我举不动为止。”
举重举起了我的未来
1989年8月出生的郭玲玲,来自邯郸磁县农村,因患小儿麻痹落下残疾,只能依靠轮椅和双拐支撑身体。一次偶然的机会郭玲玲认识了同为残疾人的全国残运会举重冠军薛士争,在薛士争的影响下,郭玲玲好奇地体验了一次举重。初始力量就能推到40公斤,让薛士争认为郭玲玲有练习举重的潜力,便把她推荐给省残疾人举重队教练孙晓刚。
“我看到郭玲玲的第一眼,就觉得这姑娘身板儿不错,是块练举重的料。托举时,她的力量也超过常人。”孙晓刚说,尽管如此,对身材娇小的郭玲玲能否承受得住艰苦的训练,他当时还是心存疑虑。
接下来郭玲玲的表现让孙晓刚吃了“定心丸”。别人日常训练最多做五组、六组,郭玲玲总是做十组、十一组。别人一组做五六个,郭玲玲一组能做七八个。本来教练安排的训练量就大,郭玲玲却还自己主动加压,每次都超额完成训练任务,从不叫苦喊累。随后,郭玲玲正式被选入省残疾人举重队,开启了自己的举重运动生涯。
2011年,在练习举重仅10个月后,郭玲玲首次参赛,就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