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那些事啊(4/6)
质文化遗产。”
文风鼎盛、风流千古,赋予了资中厚积的人文情愫,所有的生命颜色和时间痕迹都浸润在那些悠远的故事和古老的建筑里,文庙即是其中之一。“文庙是资中文化的灵魂,其保存完整度在我国罕见,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庙学合一’建筑的精品之作。”曹永胜介绍说,位于资中县重龙镇文庙街1号的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总占地面积6787平方米,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坐北朝南,复四合院式布局,前后四进高低错落有致在一中轴线,由万仞宫墙、洗墨池(外月池)、华表、照壁、礼门、义路、灵星门、贤关、圣域、康熙《四书·大学》碑、明成化《御制重修文庙碑记》碑、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钟楼、鼓楼、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组成。“文庙内的‘五绝’‘一奇’独领风骚。‘第一绝’便是川内文庙唯一、全国罕见的‘七孔照壁’。长195米、高6米的照壁中有7个直径17米的圆形镂空壁塑图案,美轮美奂,由云海波涛、蟹虾鱼龙、水宫龙府、坊塔石树、鹰翔鱼跃、龙凤呈祥、鱼跃龙门7个图案构成故事,寓意古代仕子如江河中之鱼,只有不断努力进取,经尊孔尊儒的教化,才能最终跳龙门由鱼成龙达到人生光辉顶点。‘第二绝’为文庙泮池东西两侧的明成化四年明宪宗皇帝书《御制重修孔子庙碑记》碑和清康熙书《四书·大学篇》碑,两通碑文深刻反映了孔子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与思想,是极其宝贵的文物珍品。每座文庙大成门前都有一个半圆形的池子(俗称月池),叫做泮池。‘第三绝’为泮池中的三孔连桥——状元桥。古时有规定:如果当地出了状元,泮池上的状元桥就可以通过;如果当地没出状元,状元桥就用石刻的人物、动物、花卉图案拦住,不能通过。因资中历史上曾出过赵逵和骆成骧两位状元,所以资中文庙的状元桥便畅通无阻。‘第四绝’是明嘉靖九年(1530)的‘至圣先师孔子神位’,这是全国文庙中独一无二,最高大、最精致、最奇特的一块神位。‘第五绝’便是大成殿内藏有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八位皇帝御书为孔子题写的匾额,制作精美,保存完好,为川内文庙独有。而这‘一奇’则是全国文庙大成殿中唯一一尊孔子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