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5/6)
远方的大地仿佛一幅宏伟的画卷在他们眼前展开,他向亚历山大描绘着一个庞大帝国的蓝图:“殿下,未来您的帝国将横跨欧亚,您要用公正的法律约束臣民,让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框架内自由生活;用包容的心接纳不同文化,让各种文化在帝国的怀抱中交融共生,这样您的帝国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亚历山大坚定地点头:“先生,我定当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怀着对雅典的眷恋与对知识传播的执着,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学园里,他的“逍遥学派”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子。他常常手持书卷,漫步在校园那绿树成荫的林荫道上,学生们如同众星捧月般簇拥在他身旁。
他会在看到一只飞鸟掠过头顶时,灵感突发,即兴讲解飞行的原理与生物的适应性:“同学们,看那飞鸟,它的翅膀形状与煽动频率,都是为了适应天空的气流,这便是自然的精妙设计。翅膀的弧度能恰到好处地产生升力,让它在空中翱翔;而煽动频率则根据它的飞行需求而变化,或快或慢,精准无比。”
学生们听得入神,其中一位学生好奇地提问:“老师,那人类能否模仿飞鸟制造飞行工具呢?”
亚里士多德微笑着回答:“这是个有趣的想法,或许未来有一天,当我们对力学等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后,并非不可能。就像人类从观察鱼儿游泳而学会造船一样,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自然的奥秘,总有一天能实现飞翔的梦想。”
在路过学园的工坊时,工坊里弥漫着木材与金属的气息,他与学生们探讨工艺制作背后的数学与物理奥秘。
他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实验,于是学园里有了各种奇思妙想的发明创造,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验证理论,又从实践中获得新的灵感。
他的着作也在这一时期如泉涌般诞生,每一个字都倾注了他对世界的深刻洞察,那些文字仿佛是他智慧的结晶,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有学生在学园中疑惑地问:“老师,为何有些星辰在夜空中位置恒定,有些却不断变化?”
亚里士多德耐心地解答:“那些位置恒定的星辰,我们可称之为恒星,它们如同天空中的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