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丝路先驱张骞(5/6)
族展示大汉的丝绸、瓷器等精美器物,讲述大汉的文化和历史。乌孙贵族们对大汉的文化和器物赞不绝口:“这些东西真是精美绝伦,大汉果然名不虚传。”
张骞还深入民间,与乌孙百姓交谈:“你们平日里都以何为生?”
百姓们回答:“我们主要以放牧为生。”
张骞说:“大汉有先进的农耕技术,或许可以帮助你们增加粮食产量。”
百姓们眼中充满期待:“真的吗?那可太好了。”
张骞与乌孙王多次促膝长谈,描绘双方合作的美好前景:“大王,若乌孙与大汉联合,匈奴必定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可以共同开辟商路,让两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且,大汉的文化和技术传入乌孙,乌孙必将更加繁荣昌盛。”乌孙王最终被张骞的诚意打动,派使者随张骞回汉。
当乌孙使者踏入长安,被眼前的繁华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乌孙使者进宫拜见汉武帝,献上礼物:“尊敬的大汉天子,乌孙王对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汉武帝设宴款待乌孙使者,让他们观看大汉的歌舞表演,展示大汉的强盛。乌孙使者惊叹道:“大汉果然如张大人所说,如此繁荣昌盛,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此后,各国使者纷纷回访长安,西域与中原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此后,一队队商队沿着丝绸之路往来不绝。商人们兴奋地交谈着:“这次我们带了这么多丝绸和瓷器,到了西域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是啊,而且我们还能从西域带回葡萄、石榴等新奇的东西,在长安也能大赚一笔。”
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往西方,葡萄、石榴、核桃等传入中原。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西域的乐器如胡琴、琵琶,在中原的大街小巷响起;中原的造纸术、印刷术等技术也逐渐传入西域。
晚年的张骞,身体每况愈下,但仍心系边疆。他常与西域归来的商人交流:“最近西域那边情况如何?各国之间关系怎样?”
商人详细汇报:“张大人,西域各国现在贸易往来频繁,关系也融洽了许多。但仍有一些小摩擦。”
张骞听后,思考片刻说:“你下次去西域,告诉各国,要以和平为重,共同维护商路的安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