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造纸传奇蔡伦(5/7)
伦守在锅旁,眼睛紧盯着纸浆,根据火候和浓稠度调整搅拌速度和力度。
工匠疑惑地问:“蔡大人,您真觉得这能做成书写材料?我看悬啊,这么多年都没人弄出来,咱能行吗?”
蔡伦自信地说:“我有信心,只要坚持下去,不断尝试,就一定能成功。以前没人做到,不代表我们做不到。”
最后,将煮好的纸浆舀出,均匀铺在竹帘上,挤出水分,再放在通风处烘干。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每次失败后,蔡伦都会思考问题所在,调整原料配比和制作工艺。有时纸浆太稀,纸张无法成型;有时烘干温度不对,纸张变得脆裂。但蔡伦从未放弃,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合适方法。
元和年间,蔡伦升任尚方令,负责宫廷器物制造。这为他的研究提供更好条件,他可调用更多资源,召集更多有经验的工匠。蔡伦兴奋地将想法告诉工匠们。
蔡伦对工匠们说:“各位师傅,咱们一起努力,若能成功研制出一种新的书写材料,那可是功德无量的大事,能让天下人受益。”
工匠们纷纷响应:“蔡大人放心,咱们一定尽力。不过这事儿难度不小,还得蔡大人多费心指导。”
日子一天天过去,作坊堆满试验失败产物,但蔡伦从未有过一丝放弃念头。他和工匠们吃住在一起,日夜钻研,不断尝试新方法。他带着工匠们四处寻找合适树皮,比较不同麻类纤维特性,研究破布和旧渔网处理方式。
一位工匠兴奋地跑来:“蔡大人,您快看看这种树皮,韧性特别好,我觉得可能适合咱们的试验。”
蔡伦仔细查看,点头道:“嗯,看着确实不错,赶紧试试,说不定就是它了。”
终于,在元兴元年,蔡伦成功造出轻薄、价廉且易于书写保存的纸张。他怀着激动心情,将纸呈给汉和帝。
汉和帝看着纸张,大喜过望:“蔡伦,你这可是大功一件啊!有了这纸,无论是朝廷公文,还是民间书籍,都方便多了。”
蔡伦跪地:“陛下,能为陛下分忧,为天下百姓谋福,是臣的荣幸。这也多亏了众多工匠师傅们的齐心协力。”
消息很快传遍洛阳城,文人墨客纷纷奔走相告,寻常百姓也对这神奇纸张充满好奇。
一位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