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李世民的雄图霸业(1/5)
隋朝末年,华夏大地烽火连天,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年仅18岁的李世民,虽青涩却难掩壮志凌云,对动荡局势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彼时,隋朝统治腐朽至极,炀帝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致使各地起义军如燎原之火,纷起抗争。
一日午后,李世民匆匆步入父亲李渊的书房。屋内,李渊正对着满是褶皱的地图愁眉不展,眉头深锁。
李世民见状,单膝跪地,声音洪亮且坚定:“父亲,隋朝已然病入膏肓,四方义军揭竿而起,此乃天赐良机。若此时我们仍犹豫不决,恐将被这乱世洪流无情吞没。”
李渊抬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更多的却是欣慰。
李世民趁热打铁,继续说道:“隋朝苛政猛于虎,百姓苦不堪言,民心早已背离。咱们若顺应民意,高举义旗,必定一呼百应,大业可图。”
李渊在屋内来回踱步,沉思良久,最终咬咬牙,下定决心:“好,我儿所言极是,那就起兵!”
不久之后,李渊在晋阳正式起兵反隋,李世民凭借着非凡的谋略与果敢的气魄,成为主要策划者与核心将领。
初战,便是至关重要的霍邑之战。李世民率领军队直面隋朝名将宋老生。宋老生凭借坚固的城防,坚守不出,唐军一时难以攻克。
李世民深知,这场战役关乎西进关中的成败,丝毫不敢懈怠。烈日高悬,酷热难耐,李世民身着普通士兵的破旧服饰,带着几名忠诚的亲信,小心翼翼地在霍邑周边侦察敌情。他们穿梭在茂密山林与幽深沟壑间,躲避着隋军的巡逻,李世民仔细观察敌军的兵力部署、士兵士气以及周边地形的每一处细节。
归来后,他立刻召集众将士,登上高台,高声鼓舞士气:“兄弟们,隋军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宋老生不过是有勇无谋之辈,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奋勇向前,定能大破敌军!”
将士们听后,群情激昂,纷纷高呼:“愿为将军效死力!”
战斗打响,李世民一马当先,如离弦之箭般冲入敌阵。他手持长枪,身姿矫健,长枪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寒光闪烁间,敌人纷纷倒下。他的坐骑嘶鸣着,四蹄翻腾,带着他在敌阵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隋军阵型大乱。在他的带领下,唐军士气如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