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毕升活字印刷术(4/5)
学究听闻毕升的发明后,主动上前攀谈:“毕先生,您这活字印刷术,实乃开启了知识传播的新纪元啊。但不知这技术后续可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能?”
毕升恭敬回应:“老先生所言极是,晚辈正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活字,期望能让这技术更加完善。我在试验木活字,可它容易受潮变形,正头疼呢。”
老学究捋了捋胡须,思索片刻说道:“或许可在木材处理上下功夫,比如烘干后用桐油浸泡,增强其防潮性。”毕升眼睛一亮,连忙称谢:“老先生高见,晚辈定会一试。”
不久之后,毕升在与一位从汴京来访的工匠交流中,受到启发,开始尝试制作木活字。木活字取材方便、制作相对容易且成本较低。
起初,进展颇为顺利,他挑选合适的木材,精心雕刻,很快便制成了一批木活字。但在实际使用中,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木活字容易受潮变形,尤其是在江南潮湿的气候环境下,印刷出来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严重影响印刷效果。
即便遭遇挫折,毕升也没有丝毫气馁,他想起曾经在铁匠铺看到的金属器具,坚固耐用,心中一动,有了新的方向。
经过多方打听和筹备,毕升开始尝试制作金属活字。他来到一家铁匠铺,看着熊熊炉火中熔化的金属,向经验丰富的铁匠师傅请教:“师傅,我想做些金属活字,哪种金属合适呢?”
铁匠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铜吧,质地硬,不易生锈,刻字也方便。不过铸造可不容易,对模具和火候要求高。”
毕升认真点头:“多谢师傅,我正为此发愁,还请您多指点。”
但铸造金属活字的过程充满挑战。一开始,铸出的活字表面粗糙,字迹模糊。毕升日夜守在铁匠铺,与工匠们一起探讨改进方法。
毕升看着刚铸出的活字,眉头紧皱:“师傅,您看这字边缘不清晰,是不是模具的问题?”
铁匠师傅端详许久,回应道:“模具得再精细些,咱调整下刻刀角度和打磨工艺试试。”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他们终于铸出了表面光滑、字迹清晰的金属活字。金属活字的印刷效果极佳,印出的书籍更加精美,保存时间也更长。
随着活字印刷术的不断完善,它的影响力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