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解缙《永乐大典》(1/7)
在明朝初年的江西吉水,一处宁静的宅院里时常传出朗朗读书声,这里便是解缙的家。解缙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虽非大富大贵,但家中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自小,解缙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慧,仿佛是被知识之神眷顾的孩子。
五岁那年,温暖的阳光轻柔地洒在解缙的书桌上,父亲手持书卷,耐心地教他诵读诗文。那些在同龄人眼中如同天书般的文字,解缙只需聆听一遍,便能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来,清脆的童声在房间里回荡。
父亲惊喜地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对儿子的赞赏与期待:“吾儿聪慧异常,这些经典诗文皆是古人智慧的精华,你要用心体会其中的深意。”
解缙仰着天真的小脸,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父亲,孩儿觉得这些诗文可有趣啦,孩儿定会好好学。”此后,每天清晨,当第一缕曙光划破天际,解缙就会在自家小院中,摇头晃脑地诵读经典,声音清脆而坚定。
七岁时,别的孩子还在为识字发愁,解缙却已能洋洋洒洒地写出精彩的文章。
有一回,当地颇有名望的老学究听闻了解缙的神童之名,特意前来一探究竟。老学究捻着胡须,眼神中带着一丝怀疑,微笑着对解缙说:“早就听闻你小小年纪就文采出众,今日老夫便出个题目考考你,若你能答得好,老夫定当对你刮目相看。”
解缙恭敬地作揖,不卑不亢地回应:“请老先生出题,晚生定当全力以赴。”
老学究思索片刻,指了指院中的梅花:“那就以这梅花为题,作一篇文章吧,且要在一炷香时间内完成。”
解缙微微颔首,稍作沉思后,便提笔蘸墨,在纸上挥毫泼墨。只见他笔走龙蛇,不一会儿,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便跃然纸上。
老学究接过文章,仔细品读,脸上的怀疑渐渐被震惊所取代,不禁连连赞叹:“妙哉,妙哉!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思,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解缙谦逊地笑了笑:“多谢老先生夸奖,晚生还有许多不足,定当更加努力。”
十岁时,解缙的记忆力更是令人惊叹,一天背诵千言的文章,并且能牢记终身。在与长辈们的交谈中,他常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让众人惊叹不已。
一次家族聚会,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