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王阳明(4/6)
惑朱宸濠。他派人四处散布假消息,声称朝廷大军即将压境,让朱宸濠不敢轻易东下。同时,他马不停蹄地集结各方力量,联络各地的忠义之士。
他亲自拜访一位当地的将领,诚恳地说:“如今国家危在旦夕,宁王叛乱,百姓即将陷入水火之中。我知道您一向忠义,恳请您能与我一同平叛。”将领被他的真诚和大义所打动,当即答应出兵相助。
朱宸濠听闻朝廷大军将至,果然犹豫不决,不敢贸然行动,这为王阳明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来集结兵力。随后,双方在黄家渡等地展开决战。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王阳明站在高处,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形势。他的副将焦急地跑来:“大人,敌军攻势猛烈,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阳明看着敌军阵型,果断下令:“敌军虽猛,但阵脚已乱。你带一队人马从左侧迂回,用火攻烧其战船,我率主力正面强攻,务必一举破敌!”副将领命而去。
王阳明站在船头,亲自擂鼓助威,士兵们听到鼓声,士气大振。他高声呼喊:“将士们,为了国家安宁,为了百姓太平,杀!”一时间,火箭齐发,叛军的战船纷纷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叛军顿时大乱,阵脚全失。
王阳明趁机指挥军队发起冲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王阳明成功擒获朱宸濠,仅用43天就平定了宁王之乱,避免了国家陷入更大的动荡。
嘉靖四年,王阳明回到家乡余姚,他看到家乡的学子们渴望知识,却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心中便萌生了创办书院的想法。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在众人的帮助下,稽山书院得以建成。书院建成后,王阳明亲自讲学,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
在书院里,他的讲堂总是座无虚席,学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渴望聆听他的教诲。他的学生王畿和钱德洪,更是深受其影响。他们常常与王阳明探讨学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心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王畿曾问:“先生,如何才能更好地领悟良知,将其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呢?”
王阳明回答:“时刻保持内心的警醒,在每一个念头和行为产生时,都用良知去审视,久而久之,便能将良知融入生活的点滴。”
钱德洪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