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马丁路德(1/5)
16世纪的欧洲,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笼罩着每一个角落。德意志这片土地上,城镇与乡村星罗棋布,人们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双重统治下艰难求生。维滕贝格,这座宁静的小城,便是改变欧洲历史进程的故事的开端。
马丁·路德,一位年轻的神学家,站在维滕贝格大学的讲台上,眼中闪烁着对真理的渴望。他声音洪亮,向台下的学生们阐述着对圣经的理解:“我们与上帝的沟通,不应被繁琐的仪式和教会的教条所阻碍,每个人都能凭借内心的信仰,直接与上帝对话。”
台下的学生们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满脸疑惑,小声议论着。有个叫汉斯的学生忍不住站起来发问:“可是老师,教会一直教导我们,只有通过他们的指引才能理解上帝的旨意,您说的和教会不一样啊。”
路德微笑着耐心解释:“孩子,教会的教导有其历史背景,但我们不能盲目遵从。当你用心去读圣经,去感受上帝的话语,就会发现,信仰是你与上帝之间最纯粹的联系,无需过多的中间环节。就像你向父母表达爱意,难道需要别人来转达吗?信仰也是如此,你和上帝的交流是最直接的。”
那时,教会大肆售卖赎罪券,声称只要购买赎罪券,人们的罪恶就能得到赦免。路德听闻一位贫穷的母亲,为了给病重的孩子购买赎罪券,变卖了家中仅有的财物,可孩子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这件事让路德深感愤怒和痛心,他决心站出来揭露这种荒谬行径。
一天,路德在集市上看到一个赎罪券贩子正口若悬河地叫卖:“快来看呐,快来看呐!只要买了这赎罪券,不管你犯了多大的罪,上帝都会原谅你,死后直接升入天堂!”周围一些百姓面露犹豫,既渴望救赎,又心疼钱财。
路德见状,大步走过去,质问贩子:“你凭什么说这赎罪券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圣经里可有这样的记载?”
贩子被问得一愣,随即恼羞成怒:“你是什么人?敢来坏我的生意!这可是教会认可的,你要是再捣乱,我就叫人把你抓起来!”
路德毫不畏惧,转身对百姓们说:“乡亲们,不要相信他的话!赎罪券不过是教会敛财的手段,真正的救赎来自我们内心的信仰,而不是一张纸!”百姓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