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徐霞客(3/5)
手。”
老妇人感动不已,从怀中掏出一个破旧的玉佩,递给徐霞客:“我也没什么可报答的,这玉佩是我家传之物,你们收下吧。”
徐霞客连忙推辞:“婆婆,我们救您并非图回报,您留着它吧。这玉佩对您来说意义非凡,我们不能要。”
告别老妇人后,书生似有所悟,对徐霞客更加敬重。
崇祯九年,51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人生中最为艰苦的西南之行。云南、贵州等地,山峦叠嶂,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徐霞客深入其中,考察石灰岩溶蚀地貌。
在那些幽暗的溶洞里,石钟乳、石笋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高悬,有的如珊瑚丛生。徐霞客手持火把,仔细观察着这些大自然的杰作,详细记录下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以及成因。他的观察和记录比欧洲人早了约两个世纪,为后世的地质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徐霞客还结识了当地名士唐泰。唐泰对徐霞客的学识和勇气十分赞赏,将他迎入家中,奉为上宾。不仅为他提供了舒适的食宿,还帮助他联系当地的向导和学者,为他的考察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
在唐泰的支持下,徐霞客的考察进展顺利。然而,长期的劳累和恶劣的环境还是让徐霞客的身体不堪重负,染上了重病。
在考察途中,徐霞客和向导误入一片沼泽地。向导经验丰富,小心翼翼地在前面探路,徐霞客紧跟其后。
突然,向导一脚踩空,半个身子陷入泥沼。徐霞客见状,不顾危险,迅速伸手拉住向导,大喊:“别慌,我拉你上来!”两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沼泽中挣脱出来。
向导心有余悸地说:“徐先生,这地方太危险了,咱们还是绕路走吧。”
徐霞客却坚定地说:“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把这里的情况弄清楚,不能轻易放弃。这沼泽地的形成和特征对我们的考察很有意义,绕路虽能避开危险,但却无法完成我们的任务。”
向导犹豫了一下,说:“可是您的身体也不好,万一再出什么意外……”
徐霞客拍了拍向导的肩膀:“我没事,放心吧。我们小心一些,一定能成功的。”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成功穿越了沼泽地,徐霞客也详细记录下了这片沼泽的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