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皇太极(3/6)
休要巧言令色,我大明虽有难处,但也轮不到你这蛮夷来指手画脚!”
此时,皇太极见洪承畴衣着单薄,竟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貂裘,披在了洪承畴身上,温和地说:“将军,莫要冻着,且先保重身体。我并非要你立刻做决定,你可细细思量,是为那腐朽将倾的明朝陪葬,还是为天下百姓谋一条生路。”
洪承畴大为震撼,心中防线开始动摇,沉默不语。之后的几日,皇太极不时派人给洪承畴送去美食和书籍,让他舒缓心情。
一次,皇太极亲自去看望洪承畴,说道:“洪将军,我朝求贤若渴,像你这样的人才,若能为我所用,定能让天下早日太平。我愿与你共商大计,开创盛世。”
洪承畴终于被皇太极的诚意所打动,最终选择了归降。
在政治上,皇太极积极推行改革。他重用汉臣,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和制度。范文程,这位饱学之士,深受皇太极的信任。
一日,范文程家中设宴,邀请皇太极前来一聚。皇太极欣然前往,与范文程等人开怀畅饮,谈论天下大势。席间,范文程向皇太极建议:“陛下,若要成就大业,必须学习汉族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皇太极听后,点头道:“范先生所言极是。我们不能只用女真人才,汉族人才同样重要。”
这时,一位汉臣起身说道:“陛下,可这科举制度涉及诸多细节,从考试内容到选拔标准,都需细细斟酌。且女真贵族中恐有反对之声,认为此举会动摇女真的地位。”
皇太极笑着说:“无妨,你们都是饱学之士,可共同商议,制定出适合我大清的科举之法。至于女真贵族的疑虑,朕自会晓之以理。我大清要强大,就要海纳百川。待科举一开,天下人才尽入我彀中,何愁大业不成!我会让他们明白,这是为了大清的长远发展。”
众人听后,纷纷举杯,为皇太极的远见卓识而赞叹。
于是,后金开始推行科举制度,吸引了大量汉族人才前来投奔。然而,科举制度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女真贵族在私下聚集商议,试图阻止。
其中一位贵族首领说道:“这科举制度,分明是抬举汉人,长此以往,我们女真的地位必将不保,我们应联合起来,让大汗收回成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