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华夏曙光大禹(6/9)
?怎样保证其能始终公正无私?”
大禹沉思片刻,答道:“君主之位,当由贤能者居之,需德才兼备,心怀天下。我等可设立监督之制,由各部族首领与贤能之士共同监督,若君主有失偏颇,可依众人之议予以纠正,如此方能保君主公正,为华夏谋福祉。”
雨师再道:“大禹,你虽有此壮志,然新朝建立,旧俗难改,人心各异,你如何让众人皆信服于这新制新规?”
大禹从容回应:“人心所向,在于德政与利益。我会先从民生入手,组织民众开垦荒地、修建道路、改良工具,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新制带来的好处。对于各族习俗,亦会尊重包容,取其精华,融入新朝文化。再者,我会广开言路,让各部族首领及贤能之士参与朝政商议,使众人皆有发声之途,如此,方能凝聚人心,共推夏朝发展。”
部落首领雷公站出来质疑道:“大禹,这兴修水利虽为利民之举,但工程浩大,所需人力物力难以估量,你打算如何调配资源,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大禹神色凝重地回答:“雷公首领所言甚是。兴修水利需精心规划,我会依据九州之地的水情与人力分布,精心安排。先从水患频发之处着手,调配周边部落的青壮劳力,按其特长分工,如善挖掘者开渠,善搬运者运石。物资则由各州依自身物产贡献,再统一调配,且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劳逸结合,保障劳工生活所需。并且,我会在各州设立水利学堂,培养专业的水利人才,以便长期维护水利设施。”
雨师接着问:“若遇外族来犯,夏朝兵力分散于九州,如何能迅速集结御敌?”
大禹镇定地说:“我将在九州战略要地设置兵站,屯驻一定兵力,平时操练,战时可迅速响应。同时,建立烽火传讯之制,一旦边境有警,烽火连天,各州即刻出兵驰援,且各州之间相互支援配合,形成紧密的防御体系。此外,我还会组织各州之间的军事交流与演练,提高整体的军事协作能力。”
部落首领们听了大禹的话,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点头称是,有的仍在沉思。
夏朝初创,大禹面临诸多挑战。在部落融合过程中,不同部落间的信仰与习俗差异引发诸多矛盾。比如,有的部落崇拜熊神,有的信奉鸟灵,祭祀方式截然不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