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哲学王”柏拉图(1/6)
在古希腊雅典,阳光倾洒在古老的街道与宏伟的建筑之上,公元前427年左右,柏拉图诞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最初名为阿里斯托勒斯,这个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他踏入狄奥尼索斯学校,在那里开始了对知识海洋的初步探索。课堂上,老师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诗歌的韵律以及数学的奇妙,柏拉图的思维被不断地启发着。
在狄奥尼索斯学校,柏拉图结识了一位年长的学长,名叫斐多。斐多常常与他分享自己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有一次,他们在校园的橄榄树下讨论起了灵魂的存在。
斐多说:“我认为灵魂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驱使着我们去追求美与善。”
柏拉图则好奇地追问:“那灵魂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呢?倘若灵魂是不朽的,为何我们在尘世中却常常迷失它的指引?”
斐多沉思片刻,回答道:“也许灵魂来自于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只是在降临尘世时被尘世的纷扰所遮蔽。”
柏拉图皱着眉头,继续说道:“那如何才能拨开这层遮蔽,让灵魂重归纯净并找到它的归宿呢?”这样的讨论让柏拉图对哲学的兴趣愈发浓厚。
与此同时,他听闻克拉底鲁对赫拉克利特哲学有着独特的见解,便主动前去求教。
克拉底鲁在阐述万物皆流、无物常驻的观点时,常常以河流的流动为例,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在不断流淌,世间万物亦是如此,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柏拉图沉浸在这种深邃的思想中,他常常在河边静坐,凝视着河水奔腾,心中思考着这不断变化的世界背后是否有某种永恒的本质。
有一回,他在河边遇到一位渔夫,渔夫抱怨着今天的鱼群比昨天少了许多,柏拉图便与他探讨起变化的无常,柏拉图问道:“你每日在这河边捕鱼,可曾想过这河流与鱼群的变化背后,是否有某种不变的东西在主宰?”
渔夫挠挠头,困惑地说:“我只知道鱼越来越难捕,从未想过这些深奥的问题,你这年轻人想法真是奇特。”
之后,他又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巴门尼德坚信存在是永恒、不动且唯一的,这种与赫拉克利特截然不同的观点让柏拉图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