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李鸿章(2/5)
不敢小觑的劲旅。
李鸿章率领淮军与太平军多次交锋,虹桥之战中,淮军以少胜多,成功击退李秀成部。
李鸿章身先士卒,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从此在上海滩站稳脚跟。此后,他又指挥淮军攻克苏州、常州等地,为清廷立下赫赫战功,也让自己的声望如日中天。
随着淮军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李鸿章的声望也日益高涨。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要想真正挽救大清,仅仅依靠军事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兴办洋务。
这日,李鸿章在府中宴请上海的富商和洋行买办,酒过三巡,他放下酒杯,长叹一声:“诸位,如今这世道,列强环伺,咱们大清若不想被欺负,就得自强。可自强从何而来?我看,得从学洋人技术开始。”
一位富商皱着眉,忧心忡忡道:“李大人,这学洋人技术,谈何容易啊。机器设备昂贵,还得请洋人来教,万一他们留一手呢?”
李鸿章摆了摆手:“这是难事,但总得有人去做。我们先把厂子办起来,派人去学,慢慢摸索。就说这造船,咱们造出来,既能运货,战时还能当战船,利国利民啊!”
又有人问:“大人,可这要是触了守旧派的霉头,他们在朝堂上弹劾,咱们可怎么应对?”
李鸿章目光坚定:“我自会据理力争。如今都火烧眉毛了,还守着老一套,大清迟早要完!咱们得为子孙后代谋条出路。”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鸿章四处奔走,积极推动洋务运动。1865年,他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原来的两个洋炮局合并,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制造枪炮、弹药、轮船等,这成为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原料、运输等困难,1872年,他又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唐廷枢、徐润等商业人才纷纷加入,开启官督商办模式,为民族工商业发展探路。
李鸿章还大力推动矿业发展,1878年创办开平矿务局,引进西方采煤技术和设备,所产煤炭不仅供应北洋水师等,还投入市场,获利颇丰,对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