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御书房议事(2/3)
公的话,点了点头,但并未下结论。
“陛下!”魏武侯高乐成也站了出来:“微臣赞同钱国公的说法,银林国对我们很重要,我们绝不能见死不救,否则,以后其他国家可能不会再向我们天秦帝国靠近。”
“陛下。”卫国公卫儒站了出来:“老臣也赞同应该相助银林国,但老臣觉得派兵并不合适,刚刚钱国公也说了,咱们天秦帝国西部和北部都不安定,随时有战争爆发,这个时候调兵前往银林国,无疑是在削弱我们天秦帝国的军事力量,一旦西部和北部出现意外,我们天秦帝国的压力会很大。”
殷弘厚闻言,眉头轻皱,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这正是他为难的地方!
他是倾向于帮助银林国的,但怎么帮,这个比较难抉择。
派兵自然是银林国最希望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但他们天秦帝国现在也不安全,西部、北部都有威胁存在,一旦派兵,无疑是削弱自身力量,万一西部、北部有战事发生,那就麻烦了。
除了派兵之外,那就是出物资了,武器、防具、粮食、马匹等等,他们天秦帝国都可以提供,当然,事后银林国肯定是要补偿的,但这并不是银林国的皇帝希望得到的结果,他们更希望天秦帝国能派兵前往,而不是只提供物资,银林国的使者,也明确表达了他们皇帝陛下的这个意思。
犹豫不决的殷弘厚将目光看向剩下的几人,他没有点名同为国公的秦兴安,而是看向了吏部尚书彭正清。
“彭爱卿,这事,你怎么看?”
“陛下。”听到自己被点名,彭正清连忙站了出来:“微臣是吏部尚书,这有关军事方面的事情,微臣不是很懂。”
实际上,包括彭正清在内,在场的几人都很意外一个吏部尚书会被叫到这样的场合。
倒不是说吏部尚书是小官,恰恰相反,礼部尚书的职位很高,乃是百官之首,但也正因为吏部尚书是百官之首,彭正清的职责范围是在官场之上,而不是这种两国之间的军事大事。
但既然被宣召,彭正清自然不敢不来。
“没事,你随便说说。”殷弘厚道。
“是。”彭正清应了一声,踌躇了一番后,说道:“微臣觉得,银林国肯定是要帮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