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升任副营长(4/5)
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形进行防御和反击。
在一次小规模的遭遇战中,陈哲灵活运用战防炮,配合步兵作战。
两门战防炮虽然只有50发炮弹,但每一发都精准地打击到敌人的要害之处。
士兵们看到副营长如此巧妙的指挥,信心大增,个个奋勇杀敌。
至九月上旬,上海的中国守军以巨大的伤亡抵御了日军的进攻,使得日军进展缓慢。
鉴于当时的形势,日本不断派兵向上海增援,至九月中旬,日军派入上海的兵力增至10万人以上。
同时,中国军队也在陆续增援,桂军、川军、中央军不断赶来增援。
9月11日,蒋介石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由他自己亲自出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并将第三战区划分为左、中、右三路大军,左翼军由陈诚出任总司令,辖罗卓英部第15集团军和薛岳部第19集团军;中路军为中央作战军,总司令由朱绍良出任,辖第9集团军、第18军和第61师;右翼军由张发奎出任总司令,辖第8集团军、第10集团军。
至9月17日,中国军队全线转入防御作战,撤退至上海北站、江湾、庙行、罗店一带坚守作战。
9月14日,松井石根在日本援军赶到之后,亲自指挥第11师团以及天谷支队向罗店以西、以南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陈诚率领的第15集团军与之在罗店激战一周,第11师团未能突破罗店防线。
为了减轻罗店正面第74军的防御压力,第51师师长王耀武采用了第305团团长张灵甫围点打援的建议。
9月19日,张灵甫率部偷袭日军辎重营,歼敌数百,并缴获大量辎重。
得知消息从罗店迅速回防的日军被第74军第151旅在草王庙一带伏击,日军玑藤旅团酒井联队千余人全部被歼,后称“罗店大捷”。
9月22日,日军第101师团先遣队抵达上海,再次向罗店发起猛烈攻击,双方在阵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在持续近十日的反复争夺中,整个罗店尸体遍地,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
9月30日,日军以伤亡人的代价向罗店西、南各推进约3公里。
中方第15集团军伤亡惨重,其中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