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亚视(2/4)
产市场一潭死水的情况下,仍然贵的令人咋舌。
收益率太低,不合算。
李世铭耐心地和母亲解释这个道理。
他举了个例子:
李超人去年买了湾仔一块商业用地,用了4亿港纸。
受离港潮影响,如今跌得只值25亿。
即使明年升起来,升到5亿。
李超人的实际盈利也只有1亿,收益率25。
如果有人现在接盘,那接盘的可以盈利25亿,收益率100。李超人则亏损375。
叶氏旗下的龙久仓今年买下观塘的一块无人问津的工业用地,去年还需要1亿,今年则跌到只值2000万。
到明年市场回暖,只需要涨回原来的价格。龙久仓直接盈利400。
在笃定明后年市场必定回暖的情况下,买最便宜跌幅最大的地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自然一点就通。
叶岚又成了李世铭最坚定的支持者,嚷嚷这港岛置地谁爱要谁要去。
虽然买下来可能亏不了,但绝对不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
现在许多有钱人都持观望态度,即便是之前看好港岛前景的本地资本和南洋资本也都收缩守护手里的基本盘。
仍然在大笔买入的只有少数投机派。
李世铭显然不能算投机派,他有前世记忆这个金手指。
而且其他人是股市楼市两开花,李世铭则直接放弃了自己不熟悉的股市,专攻囤地大业。
“地产行业后续还是要发展的,今年买下的地我们肯定没那么多资金去开发,到时候我们选出其中的精品,把大量的普通地块慢慢放出去卖了回血,发展数码城的资金就到位了。”
李世铭最后总结道。
“我回去就找我家那个死鬼商量,这波我跟了!”安微微咋呼着。
“那去找银行给龙腾科技做个资产评估?加上港岛电话,贷个七八十亿港纸应该问题不大。”叶岚似乎也有点上头。
“这个不着急,下轮谈判启动的消息传出来后,我们再讨论。”李世铭反倒谨慎起来。
倒不是他没把握,只是怕动静闹得太大,对市场造成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