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龙国之旅(2/4)
贵宾席跟许老当面交流,只能和叶氏的工作人员一起坐在普通宾客席远远瞻仰许老的风采。
其实上一世他涉足船舶制造行业属于半路出家,他的主专业是核物理,研究的是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为了让可控核聚变可以上舰,才开始涉足舰船设计。
“潜龙号”澎湃的动力来源就是李世铭带领团队设计建造的核聚变反应堆,那可是龙国独步天下的镇国神器。
看着前排的开拓者们和身后朝气蓬勃的大学新生,李世铭觉得这趟“朝圣之旅”,不虚此行。
整个龙国都在奋发向上,所有人都充满着建设祖国的热情。
他们在后世取得的成就,全部是眼前这些先辈打下的基础。
有人或许会问,你李世铭不是有潜龙号吗?为什么不直接把潜龙号贡献给国家?
其实不是他不想,而是这样做根本行不通。
国家发展和科学研究,都要讲究循序渐进。
潜龙号是来自2050年代的产物,在现在这个时代,哪怕就是以熊鹰两国那种超级大国以举国之力,也根本无法吃透,更加无法复刻。
一艘庞大的先进战舰,就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工程,下面细分出舰体、燃料、动力、电力、控制、探测、通信、武备等等若干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下还有若干个支系统、支系统下还有若干个子系统。
这些系统涉及到几十上百个学科,涉及成千上万种技术。以现在龙国的底子,恐怕连一颗最普通的螺丝,最细小的一根电缆,都无法生产出来。
所以,至少三十年内,献出潜龙号,意义不大。
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打乱龙国原本的发展节奏,适得其反。
潜龙号现下最佳的使用效果就是在潜在深海,作为龙国的护身符。
还有人会问,可控核聚变技术拿出来啊,你李世铭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大拿吗?有了可控核聚变,能源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这其实还是一个伪命题。如同潜龙号一样,可控核聚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条件可能没有潜龙号复杂,但也不是现在的龙国可以搞的,即使搞出来,没有电网、储能这些基础设施,同样不能解决能源问题。
更深层次的原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