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外交拓展(3/9)
沈括接着说道:“楚国愿意开放边境口岸,与齐国开展大规模的贸易。楚国的丝绸、茶叶、香料等特产,在齐国必定大受欢迎;而齐国的先进农具、兵器等,也能为楚国的发展提供助力。此外,楚国还愿意在国际事务中,与齐国保持一致立场,共同应对其他国家的挑战。”
齐桓公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与楚国合作的利弊,一方面,楚国的资源确实具有吸引力,与楚国开展贸易,能为齐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与楚国合作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猜忌,给自己带来外交上的压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齐桓公最终表示,愿意与楚国进行初步的贸易合作,并在国际事务中保持沟通。沈括圆满完成了任务,带着齐国的友好回应回到了楚国。
在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同时,姜悦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为楚国争取利益。一次,由宋国发起的国际会议在宋都商丘召开,各国国君或使者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天下大事。姜悦得知消息后,决定亲自率领楚国代表团参加会议。
会议上,各国代表就诸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关于各国边境贸易的税收问题成为了焦点。一些强国主张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他们认为,提高关税可以限制外国商品的流入,从而保护本国的产业。而一些小国则表示反对,认为过高的关税会阻碍贸易的发展,使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小国的经济相对薄弱,依赖对外贸易,过高的关税会让他们的商品难以出口,经济陷入困境。
姜悦静静地听着各国代表的发言,心中已有了主意。轮到楚国发言时,姜悦站起身来,仪态端庄,声音清脆而有力:“各位国君、各位代表,我楚国认为,在如今这个时代,贸易是促进各国发展、增进百姓福祉的重要途径。过高的关税,只会让贸易变得艰难,最终损害的是各国百姓的利益。我们应该降低关税,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开放的贸易环境。”
姜悦的一番话,得到了许多小国的赞同。这些小国纷纷表示,楚国的提议符合他们的利益,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然而,姜悦的提议也引起了一些强国的不满。
这时,齐国代表站出来反驳道:“楚国的提议听起来固然美好,但如果降低关税,本国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