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能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作品(3/5)
比喻为新时代的叶圣陶。
有些惭愧,但他自信作品质量不差,只能默默别人对他的赞扬。
咱又不是炒作,还是用作品说话的。
两人正小声聊着天呢,那边傅林也看完了整部作品。
说实话,他简直不相信这部作品是胡为民写的。
为什么?
因为这部短篇小说的现实批判性太强了!
而且,里面的几个名词让他在看完后,依旧觉得回味无穷。
比如“社会谋杀”,“社会性死亡”,“人格谋杀”等。
就文学价值而言,这部小说是值得肯定的。
但这也不妨碍他认为,小说部分情节有过分夸张。
比如小说中媒体的作用,他就是个媒体人,媒体人都是有职业道德的,怎么会为了新闻,为了“热度”变成间接的加害者?
绝对不可能!
如果说,有什么作品能类比《谋杀》,他觉得是卢新华的《伤痕》。
不同之处在于,《伤痕》揭露那个特殊时期对个人的摧残,但基调是“哀而不怒”,而《谋杀》的结局更绝望。
优秀,实在是太优秀了!
他敢肯定,这部作品要是投到《人民文学》或者《收获》都有发表的可能。
明珠暗投啊!
傅林感觉很惭愧,明明胡老师将作品给了他们,他却还想着那些有的没的。
“胡老师,您真决定将这部短篇小说交给我们青年报刊载?”
“傅主编,说笑了。我都把手稿带过来了,总不能是只是让你们过一过眼瘾吧?当然,青年报要是不想刊载,也没什么,我会投到其他报刊上发表。”胡为民开玩笑道。
“哈哈,胡老师开玩笑了。我很看好这部短篇,怎么会看着到手的鸭子飞走呢。”傅林尴尬一笑,说了两句后,犹犹豫豫道:“虽然很感谢胡老师对我们青年报的信任,但我还是要说,这部作品文学性和对现实的批判性非常强,如果投稿《人民文学》或者《收获》,发表的可能性非常高。”
说完后,傅林就后悔了。
他害怕,害怕胡为民因为自己这句话,真将小说投到那两家文学杂志。
胡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