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剧本完成(2/5)
本,他其实并不抱期望。
干过这行的都知道,剧本不比写小说,是个慢工程。
即使是改编,速度也快不起来。
别说五天时间,就是五个月时间,也不能说慢。
这叫慢工出细活,是对剧组,乃至整个电影厂负责。
只是当梁晓生翻开剧本,仔细研读后,脸上的漫不经心慢慢消失。
为什么呢?
因为胡为民的剧本写的真好,就格式方面,已经不比他熟知的厂里的老编剧写的差。
更何况,这部剧本的优势在故事性上。
在他眼中,胡为民的这部剧本文笔比较流畅,条理通顺,对于男女主角的爱情写得还很优美,对故宫和长城等景点的描写的更是栩栩如生。
其次,剧本中男女主角的情感逻辑是合理的,他们不是那种一见钟情,是那种渐进式的,且经过了时间和空间距离考验的。
在角色的塑造和关系构建也有其独特之处。
即,突破了脸谱化。
男主角黎小军的形象和过往电影中的男主角有很大不同,他还有着独立于爱情线的人物弧光,在剧本中,他的形象比小说中还要生动几分。
配角也具备功能性而非工具性,比如李翘的父亲,他的作用就是起到了剧情的推动作用。
最后就是经典的叙事结构,“相遇-阻碍-团圆”虽然公式化,但经典就是经典,只要故事好,就不会过时。
看完后,梁晓生惊呆了,这真是第一次接触剧本改编的人写出来的?
写的太好了!
他看完胡为民的剧本后,将自己正在写的《甜蜜蜜》剧本悄悄合上。
比不过,完全比不过啊!
和胡为民的剧本比,他写的就是……
他有种预感,胡为民的剧本肯定会火,电影只要按照剧本拍,厂里拷贝卖的绝对不会少。
胡老师这是要一剧成名了啊!
梁晓生有种淡淡的忧伤。
他都三十了,还是个小编辑。胡为民呢,虚岁不过22就成名了,人比人,真要气死人啊!
胡为民见梁晓生看完剧本后就在思考人生,哦,不,是在沉默不语,感到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