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勋贵(2/4)
子说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似在感叹他们的天真幼稚。
刘伯温笑容和蔼,脸上的笑意里却透着一种历经世事的睿智与审慎,缓缓开口道:“你们俩的想法固然热血沸腾,听着确实让人精神一振,可治国理政、开疆拓土这般大事,绝非仅凭一腔热血便能成事的。”
“你俩有所不知,我大明当下人口总量尚不足五千万。这乍一听似乎是个挺庞大的数字,可咱们大明的疆土如此广袤,把这人口一分摊开来,那真的是捉襟见肘,每个地方分到的人力都很有限,很多地方都还等着人去开垦、去建设呢。”刘伯温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接着道。
“且不说北方与辽东,这两处战略要地亟待大力开发,所需人口资源、物资补给简直是天文数字。为了这两地的发展,朝廷必会竭尽全力调配资源。在如此情形下,还奢谈海外建国,这与白日做梦又有何异?”
刘伯温稍作停顿,目光扫视众人,神色凝重,“以目前大明的国力与资源储备,最务实且高效之举,便是效仿你们近代的殖民之法,巧妙掠夺当地人口与资源。这并非是我等残忍好杀,而是基于现实考量的无奈之举。”
宋濂微微颔首,表情沉静,眼神中却有几分感慨。
他接过话茬,声音平和却掷地有声:“此举虽说在道义层面,或有悖于传统的‘天和’理念,然而你们后世有句话,说得极为精妙——‘有伤天和,但不伤人和’。”
“我大明推行此策,并非为了无端屠戮,而是旨在借助海外资源,反哺国内发展,进而造福万千百姓。”
在他心中,这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不得已做出的艰难抉择,只要能让大明百姓过上好日子,些许违背传统理念的做法,也并非不可接受。
朱元璋一直静静聆听,此时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沉稳开口道:“诚意伯,宋学士所言极是。”
“咱身为一国之君,需从全局考量,权衡利弊。当下,大明国内百废待兴,北方与辽东的发展刻不容缓,这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海外,以殖民之策徐徐图之,既能积累财富与资源,又能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朱标也在一旁补充道:“小李、小牛,我们明白你们的豪情壮志,但凡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