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宋濂一对n(2)(2/5)
契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如今我大明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不同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我们增设这些科目,就是为了让有不同专长的学子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虽说考试难度会有所增加,但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学子们只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用心钻研律法、算术、农桑等实用之学,就完全有机会在科举中崭露头角。”
“这样的改革,不仅能让国家选拔到真正有一技之长的栋梁之才,还能激励更多的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书五经。”
“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去拓展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
“长此以往,无论是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还是个人的成长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朱元璋满意地笑道:“宋学士思虑甚是周全,既解决了‘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的问题,更是让我大明能广纳各类贤才,实乃利国之举。”
“可学子们需要学习科举改革后的书籍,你是否有所准备,或是一些对此的章程?”
宋濂恭敬地回答道:“臣在教导太子殿下时,就与太子殿下对此有了些想法。”
“召集了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共同制定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待整理完善后,会第一时间呈送给陛下先行预览。”
朱元璋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如此甚好,太子能与你一同谋划此事,可见其用心,日后必能成为我大明的贤君。”
这时,李善长不着痕迹地朝一位淮西籍的大臣使了个眼神。
那位大臣心领神会,立刻站出身来,毕恭毕敬地问道:“宋学士,您与太子殿下召集的这些人才,他们所编着的书籍,如何能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呢?”
“毕竟这些知识关乎着天下学子的学习和未来。”
宋濂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大人有所不知,此次参与编着的人才,皆是在各自领域内声名远扬、造诣深厚之人。”
“比如律法方面,有曾经参与过我大明律法修订的资深官员。”
“算术领域……农桑之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